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月球軌道執行的日本“輝夜姬”號探測器,計劃於今天以月球撞擊的方式結束其使命,時間約為美國東部夏令時下午2:25 。 兩個多小時後,一張可能顯示探測器墜落的照片出現在Twitter上, 但在那之前,確認訊息很難獲得,細節仍然很少。
致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公共事務辦公室,接聽的是日語錄音留言,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言人沒有關於探測器撞擊的詳細資訊。致電澳大利亞的兩家天文臺,那裡可能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到這一事件,但無人接聽。紐西蘭約翰山大學天文臺的常駐主管艾倫·吉爾摩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惡劣天氣阻礙了他所在位置的觀測機會。“無論如何,這都將是一個冒險的嘗試,”吉爾摩說,考慮到“輝夜姬”號計劃的著陸地點在月球可見面的最邊緣。
撞擊本身就是有價值的科學實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下週發射一個名為LCROSS的探測器,以尋找這種撞擊噴射出的羽流中存在水冰的證據。布朗大學的地質科學家彼得·舒爾茨 告訴《新科學家》雜誌,“輝夜姬”號撞擊暴露的新鮮地形可能對研究月球的人來說很有趣。舒爾茨告訴該雜誌,觀察撞擊地點對嚴酷月球環境的反應就像“觀察傷口癒合”。
“輝夜姬”號一直受到公眾的歡迎,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它能夠從軌道上拍攝月球表面的高畫質影片。高畫質影片片段(以下是其中一部分樣本)是JAXA和日本廣播協會之間的合作成果。
更新(2009年6月11日): 歐洲航天局釋出的訊息證實,“輝夜姬”號按時撞擊,並確認本報道第一段中連結的影像來自澳大利亞的英澳望遠鏡。
2007年“輝夜姬”號發射照片:Naritama,透過維基共享資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