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颶風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風暴之一,科學家預測,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颶風的威力將更加強大。更強的衝擊力。 颶風在熱帶海洋上形成後,一旦登陸就會造成嚴重破壞,帶來高達每小時140英里(225公里)的風速、風暴潮,甚至龍捲風。 當颶風接近海岸時,衛星和氣象雷達可以幫助預測風暴何時何地登陸。 但預報員在預測颶風何時達到峰值強度方面一直感到困惑。 新的研究有望透過密切關注——所有事物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閃電來解決這個問題,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為閃電在這樣的風暴中很少見。
這項研究今天線上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分析了2005年至2007年最強的58個颶風,發現閃電的增加可靠地先於最大風速約一天(除了兩個風暴之外的所有風暴)。 特拉維夫大學大氣科學教授科林·普萊斯領導的這項研究指出:“閃電活動的改變可以預示風暴動力學、組織、發展等方面的變化。”
例如,颶風丹尼斯在2005年7月初席捲古巴、海地和牙買加,然後襲擊佛羅里達州和佐治亞州,造成85多人死亡和40億美元的損失。 丹尼斯在7月7日的閃電次數激增——超過1500次閃電(6日約為800次),到7月8日,當風暴剛離開古巴海岸時,風速達到接近每小時150英里(220公里)的峰值(前一天約為每小時70英里——110公里)。 研究人員反覆看到了相同的模式,這要歸功於全球閃電定位網路 (WWLLN) 收集的資料,該網路提供全球閃電的即時地圖。
該研究指出,然而,WWLLN“僅檢測到一小部分總閃電”,“沒有任何關於閃電型別的資訊”,因此改進的閃電檢測應該能夠加強風力預測。
在美國,颶風由國家颶風中心(位於邁阿密,由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或NOAA運營)監測,該中心使用衛星、氣象雷達、飛機和海洋浮標來跟蹤和預測颶風行為。 計算機建模還使該機構能夠做出長期預測,估計給定颶風季節的風暴數量(包括預測今年將有四個颶風襲擊美國)。 國家氣象局檀香山預報辦公室的運營主管理查德·克納布不太確定閃電將證明是颶風預報的最後一擊。 他在電子郵件中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不幸的是,沒有靈丹妙藥可以改善強度預報。” “影響強度變化的因素太多了。”
1985年至2005年間全球颶風路徑的影像,由Nilfanion透過維基共享資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