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水肺潛水教練兼水下攝像師德魯·惠勒正在搭乘阿爾吉塔海洋研究基金會的50英尺(15.2米)海洋研究船“阿爾吉塔”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航行,以取樣和研究被稱為北大西洋副熱帶環流(又名“太平洋垃圾帶”)的1000萬平方英里(2590萬平方公里)橢圓形區域的部分割槽域。“阿爾吉塔”號船員惠勒和其他成員於6月10日離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計劃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並調查據報塑膠濃度高的區域,即夏威夷群島西北部區域。這是他為大眾科學.com撰寫的第四篇部落格文章
2009年7月2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已航行超過3,000英里(4,828公里)。
在檀香山短暫停留三天,修理曼塔拖網[參見惠勒6月22日的文章]、三角帆和進行少量休息後,我們於週一晚上(6月30日)晚上7點左右離開瓦胡島,開始了我們前往垃圾中心之旅的第二段航程。
大自然再次對我們另有安排。輕柔且多變的風使我們只能靠馬達驅動,四處尋找真正的風。我們改變航向向北,穿過考拉卡希海峽,分隔考艾島和尼豪島,以尋找群島以北的低壓系統。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我們繼續充分利用這種情況,在“阿爾吉塔”號以前從未取樣過的區域進行取樣。
我們的第一次曼塔拖網是在週二晚上進行的,地點就在帕帕哈瑙莫誇基亞海洋國家紀念區外,該紀念區是夏威夷西北群島周圍50英里(80.5公里)的邊界。令我驚訝的是,在我們收集的唯一樣本中,我看到了明顯的塑膠量,從幾英寸長的碎片到更小的碎片。我們不斷在每次拖網中都發現塑膠……即使在不被認為是濃度區的區域也是如此。當您考慮到這一點時,這相當令人不安。
我們在拖網中捕獲的夜間水面生物中發現了一條奇怪的幼年扁魚;它有四分之一美元大小,像幽靈一樣白,幾乎透明。我們繼續在我們的取樣中發現我認為是“岸邊”型別的魚,它們似乎已經適應了在碎片場中更深、更開闊的水域的生活方式。
週三(7月1日),當我們靠馬達驅動穿過“洋流線”時——當兩個相反的洋流相遇並在水面上形成幾乎光滑的線條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遇到了金色的表面浮游生物爆發,可以最好地形容為《綠野仙蹤》中的黃色磚路。我們決定沿著黃色的道路前進,這條路在兩個方向上都延伸到肉眼可見的範圍,以進一步研究假設的浮游生物爆發與塑膠碎片之間的相關性。
我們立即開始看到碎片,因此查理船長[摩爾]和喬爾[帕斯卡爾]佔據了船頭的位置,作為觀察員和用杆網進行回收的人。[大副]傑夫[恩斯特]和我負責拍照和錄影記錄我們回收的所有物品,而妮可[查特森]駕駛船隻,克里斯蒂安娜[博爾格]收集碎片樣本以供後續毒理學測試。
就在那時,我聽到有人喊“幽靈網!” 幽靈網是一團由各種碎片組成的球,主要是漁網,漂浮在海洋中,可能對毫無戒心的船隻螺旋槳非常危險,或者會被中心板(一種可伸縮的龍骨,可在帆船船體的槽中樞轉)纏住。
在潛水檢查和記錄漁網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某種塑膠桶蓋,裡面住著兩條躄魚。在如此遙遠的地方發現躄魚真是令人驚訝。但是這個物種已經適應了在開闊的海洋中生存。但是,潛水最奇怪的部分是在厚厚的黃色浮游生物層天花板下潛水的怪異感。
為了結束週三(好吧,實際上是週四凌晨),我正準備接替傑夫開始值班,這時我們突然感到一陣震顫,並且左舷發動機熄火了。然後警報開始響起。我們按下了“停止發動機”控制按鈕,並開始了“到底發生了什麼”的調查。
結果證明,我們畢竟還是撞到了一個幽靈網(與我們移除的那個不同),並使螺旋槳纏繞。查理和我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切割才使螺旋槳脫困,這項工作讓我們非常疲憊,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僅此而已。災難避免了!
回到航線上,向北駛向日期變更線,繼續我們的垃圾中心之旅……
圖片 © ScubaDrew VideoWorks 和 Algalita 海洋研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