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科學”運動必須被粉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科學有時發展過快,對自身有益嗎?或者對任何人有益嗎?科學家們是否因為渴望名譽、財富、晉升和終身職位,而匆忙將研究結果付印?是否過分吹噓這些結果?他們會犯錯嗎?會誇大其詞嗎?會偷工減料嗎?甚至會犯下徹底的欺詐行為嗎?期刊會發表本應被埋沒的文章嗎?像我這樣的記者是否也經常宣揚站不住腳的發現?是的,是的,是的。當然。

然而,我仍然對所謂的“慢科學”運動感到擔憂,該運動呼籲科學家在發表研究成果之前,應更加審慎和謹慎。我在學校的同事,技術史學家安迪·羅素,讓我注意到了這場運動。他發給我一個連結,指向由德國科學家釋出的“慢科學宣言”。他們在宣言的前言中說:“不要誤解我們——我們確實贊同21世紀初加速發展的科學。我們贊同同行評審期刊出版物的持續湧現及其影響;我們贊同科學部落格、媒體和公關的必要性。”但他們補充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需要時間思考。科學需要時間閱讀,以及時間去失敗。科學並不總是知道它現在可能處於什麼狀態。科學發展是不穩定的,伴隨著突兀的舉動和不可預測的飛躍——但與此同時,它也在非常緩慢的時間尺度上悄然發展,這需要空間,也必須給予公正對待。“慢科學”在數百年來幾乎是唯一可以想象的科學;今天,我們認為,它值得復興,需要保護。社會應該給科學家他們所需的時間,但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必須抽出時間。我們確實需要時間思考。我們確實需要時間消化。我們確實需要時間去誤解彼此,尤其是在促進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失去的對話時。我們無法持續地告訴你我們的科學意味著什麼;它將有什麼用處;因為我們根本還不知道。科學需要時間。

一份類似的宣言(pdf),用德語寫成,並由多位研究人員、學者和出版界人士簽署,主張,除其他改革外,還應減少科學出版物的數量,並提高資料呈現的透明度,以便更容易地對結果進行復核。 

2006年,《自然》雜誌發表了澳大利亞生物化學家莉薩·阿萊瓦的一封信,信中預見了德國人的宣言。(《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阿萊瓦將現代科學比作快餐,後者重視速度和數量而非質量,她建議用更悠閒的、停下來聞聞花香的方法來取代日益狂熱的研究節奏。“作為一名年長的、經驗豐富的、兼職博士後研究員,”她寫道,“我觀察到我的年輕、更有活力的同事們有一種趨勢,那就是透過實驗把自己逼入絕境。我建議,效仿‘慢食’運動的做法,我們採納‘慢科學’的理念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內心的一部分想為這些呼籲科學減速的請求鼓掌。畢竟,正如統計學家約翰·約安尼迪斯在六月刊《大眾科學》中的文章“虛假宣告的流行病”中指出的那樣,許多甚至大多數科學斷言最終都被證明是錯誤的。“近年來,同行評審的科學研究中,假陽性和誇大的結果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約安尼迪斯寫道。“這個問題在經濟學、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中都很猖獗,但在生物醫學中尤其嚴重。”

約安尼迪斯在2005年2008年發表的文章中,更詳細地闡述了他對科學的毀滅性批判。他認為,一項主張能夠成立的可能性,與它最初從其他科學家和媒體獲得的關注度成反比。大型、快速發展的“熱門”領域,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回報,往往記錄最差。 

這種現象太有道理了。牽強的說法——關於不僅能消除抑鬱症,還能讓你“比健康更好”的藥物,關於幫助你減肥,同時讓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飲食,關於讓你易於加入茶黨或自由主義的基因,關於你的分身戴著滑稽帽子的平行宇宙——比那些枯燥乏味的說法更可能吸引注意力,而且它們更可能是錯誤的,或者無法驗證的。 

我的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抨擊糟糕的科學。那麼,我為什麼反對慢科學運動呢?原因如下。我擔心,如果科學家們真的慢下來,開始只發表經過雙重和三重核實的高質量資料和理論,我就沒什麼可寫的了。 

圖片來源:Romancingthegenresblogspo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