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宗教是性的副作用,這是否意味著上帝不存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篇關於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帖子中,我的博友凱倫·施羅克在短短幾段文字中成功地抨擊了宗教信徒和非宗教理性主義者。 贊,凱倫! 凱倫報道說,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一種輕度自閉症)的人往往不會將生活中的事件歸因於“更高的力量或超自然力量”。 相反,據稱健康的人們傾向於在隨機事件背後看到“意圖或目的”,這可能源於過度活躍的“心理理論”,即感知他人感知、情感和意圖的先天能力。 信仰是一種病態,缺乏信仰也是如此。 基本上,我們都瘋了。 誰會不同意呢?

宗教與心理理論的聯絡讓我覺得特別合理。人類學家斯圖爾特·格思裡在他的著作《雲中的面孔:宗教新理論》(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年)中提出了類似的假設,該書將宗教歸因於擬人化,“將人類特徵歸於非人類事物或事件”。格思裡認為,我們的擬人化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適應性特徵,增強了我們祖先的生存機會。 格思裡解釋說:“[I]n 面對世界本質的長期不確定性,猜測某些事物或事件類似於人類或具有人類原因是一個好的賭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格思裡認為,如果一個尼安德特人將洞穴外吱吱作響的樹木誤認為是襲擊者,除了片刻的恐慌之外,他不會遭受任何不利後果。 如果尼安德特人將襲擊者誤認為是樹木,後果可能是可怕的。 正如自然選擇增強了我們的擬人化傾向一樣,格思裡寫道,它們擴充套件到整個自然界,我們說服自己“我們經驗的整個世界僅僅是由某個戲劇大師上演的一場表演”——也就是說,上帝。

放射科醫師 安德魯·紐伯格 提出了另一個關於宗教的有趣理論——或者更具體地說,是宗教或神秘體驗。 紐伯格使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一種更廣為人知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或 PET 的變體)掃描了祈禱的天主教修女和冥想的佛教僧侶的大腦,他發現他們的神經活動與性喚起的受試者(由其他研究人員掃描)的神經活動之間存在一些重疊。 紐伯格認為,這種相關性是有道理的。 正如性行為涉及有節奏的活動一樣,宗教習俗(如誦經、跳舞和重複咒語)也是如此。 就像性高潮一樣,宗教體驗會產生極樂、自我超越和合一的感覺; 這可能是一些神秘主義者用浪漫甚至性語言來描述他們的狂喜的原因。

請看 16 世紀修女 聖特蕾莎·德·阿維拉 對她對基督的願景的描述:“我看到他手裡拿著一支金色的長矛,矛尖上似乎有一點火。 他似乎有時將它刺入我的心臟,刺穿我的內臟; 當他拔出它時,他似乎也拔出了它們,讓我充滿了對上帝的愛火。”

格思裡和紐伯格的理論暗示,宗教起源於生物學家斯蒂芬·傑伊·古爾德和理查德·萊文頓所稱的“拱肩”。 拱肩是一個建築術語,指的是拱門及其周圍結構之間的空間。 拱肩至少最初沒有任何功能; 它只是拱門的副產品。 古爾德和萊文頓借用這個術語來指代進化的意外副產品。 也許宗教是一種拱肩,它搭上了性高潮或心理理論等適應的便車,這兩者都服務於明顯的生物學目的。

現在,僅僅因為一個特徵起源於拱肩,並不意味著它永遠不會獲得任何價值。 正如威廉·詹姆斯在他的經典著作《宗教經驗之種種》中指出的那樣,宗教信仰的生物學起源與其真實性和價值無關,因為我們所有的感知、思想和信仰——包括宗教是胡說八道的信仰——都可以追溯到生物學。 《神經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雜誌》1997 年的一份報告 表明,聖特蕾莎、聖保羅、聖女貞德和穆罕默德等宗教偶像可能患有癲癇或其他腦部疾病。 但這種診斷並不能使信徒的見解無效,就像梵高或約翰(《美麗心靈》)納什等藝術家的疾病不會貶低他的成就一樣。 正如詹姆斯堅持認為,宗教願景必須透過其成果來判斷,而不是其根源。

當然,如果拱肩被定義為本質上毫無目的的東西,那麼一切都是拱肩,包括人類、生命和整個宇宙。

 

羅馬聖瑪利亞大教堂聖特蕾莎 17 世紀雕塑照片。 圖片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