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閱讀的酷炫科學經典,第一部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在夏天,我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坐下來閱讀一本精彩的科學書籍。所以這裡有 20 本推薦書目,按作者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從 A 到 J。下週我將再給你 20 本。有些是新書,有些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但它們都是經典之作。而且由於科學的進步速度遠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快,偉大的科學書籍仍然出奇地具有時效性。我列出的是原版,但這些書都可以在亞馬遜上找到各種版本。當然,這個書單是個人化的、特殊的、爭論性的,旨在激發你思考是什麼讓一本科學書籍經久不衰。是事實、思想、嚴謹、實質?還是修辭、想象力、風格?如果正在進行的研究削弱了一本書的可信度(並且這個書單上有一些書符合這種情況),它是否就不再“偉大”了?它還能作為文學作品流傳下來嗎?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是書單。

詹姆斯·H·奧斯汀著,《禪與腦:理解冥想與意識》(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98 年)。這本由神經學家和禪修者撰寫的 844 頁的書籍,與其自身“智慧在於簡化”的格言相悖。《禪與腦》努力同情而科學地理解神秘體驗,在這方面喚起了《宗教經驗之種種》(見下文)。

蘇珊·布萊克莫爾著,《尋找光明:一位超心理學家的冒險》(普羅米修斯出版社,1987 年)。一次壯觀的由大麻推動的出體體驗,推動了當時牛津大學學生的布萊克莫爾進入了超心理學信徒和研究者的職業生涯。這本回憶錄講述了這位英國心理學家如何逐漸痛苦地成為一名 psi 懷疑論者——儘管她仍然追求並在改變的狀態中找到意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拿破崙·A·沙尼翁著,《亞諾瑪米:好戰的人民》(霍爾特、萊因哈特和溫斯頓出版社,1968 年)。作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人類學書籍之一,沙尼翁對亞馬遜河一個暴力部落的第一手描述,溫和地說,挑戰了關於和平、高尚野蠻人的浪漫觀念。與他的盟友和敵人經常聲稱的相反——並且值得稱讚的是——沙尼翁抵制簡單的達爾文主義對暴力的解釋

諾姆·喬姆斯基著,《語言與知識問題》(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87 年)。喬姆斯基可能根本不在乎以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性、娛樂性或雄辯性示人。《語言與知識問題》儘管如此,還是揭示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原創、最不妥協的思想家之一的真知灼見。

弗朗西斯·克里克著,《驚人的假說》(查爾斯·斯克里布納出版社,199 年)。雙螺旋的共同發現者概述了一個計劃,將意識——科學界最大的難題——簡化為大腦中的物理過程。正如只有反共鬥士理查德·尼克松才能重建與共產主義中國的關係一樣,只有最理性主義的克里克才能使意識成為一個體面的科學課題。

理查德·道金斯著,《自私的基因》(牛津大學出版社,1976 年)。在他眾多書籍中最具原創性和影響力的著作中,達爾文冷酷而雄辯的捍衛者和擴充套件者介紹了自私基因理論,該理論至今仍然像以往一樣引人入勝和令人不安。

丹尼爾·C·丹尼特著,《自由的進化》(維京出版社,2003 年)。丹尼特為自由意志提供了有力而明智的辯護,並糾正了山姆·哈里斯斯蒂芬·霍金和其他自以為是的科學家的近來兜售的硬核決定論。

賈雷德·戴蒙德著,《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維京出版社,2004 年)。比戴蒙德的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W. W. 諾頓出版社,1997 年)更重要和更雄辯,《崩潰》考察了從古代復活節島民到現代蒙大拿人的廣泛人群,並從中汲取了關於社會為何失敗或繁榮的教訓。如果我們仍然把地球搞砸了,我們就不能聲稱我們不知道後果會更糟。

弗里曼·J·戴森著,《各個方向的無限》(哈珀柯林斯出版社,1988 年[[OR: 哈珀常青出版社,2004 年]])。這位反傳統物理學家反思了超弦理論、上帝、生命的起源、智慧的長期前景以及其他我們大多數人在大學二年級時最後思考的話題。書名是對弗里曼自己思想的恰當描述。

保羅·費耶阿本德著,《反對方法》(新左翼出版社,1975 年)。最受憎恨和誤解的現代哲學家之一介紹了他的無政府主義反哲學,他用“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概括了他的反哲學。在費耶阿本德的實踐中,哲學變成了行為藝術。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夢的解析》(英文第一版)(麥克米倫出版社,1913 年)。這是其全部著作的核心,無論其科學價值如何,都對科學、心理學、藝術和所有文化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給科學家/作者的問題:你寧願有影響力還是正確?

馬丁·加德納著,《以科學之名進行的時尚和謬誤》(多佛出版社,1957 年)。加德納提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這位數學家、謎題專家和魔術師最出名的是《大眾科學》的“數學遊戲”專欄的作者,該專欄從 1956 年到 1981 年連載,啟發了許多未來的數學家。這些專欄的合集仍在印刷中。但是,《以科學之名進行的時尚和謬誤》是一部懷疑論經典,至今仍然非常相關(例如,參見加德納關於輪迴、不明飛行物和戴尼提,又名科學教的論述)。

克利福德·格爾茨著,《文化的解釋》(基礎圖書出版社,1973 年)。格爾茨將人類學家等同於文學評論家,將文化等同於“文字”,他展示了他自己強烈的個人文化詮釋風格,他稱之為“我見證”和(在另一本書中)“派系”。

詹姆斯·格雷克著,《資訊:歷史、理論、洪水》(萬神殿出版社,2011 年)。格雷克在這部鴻篇鉅製上辛勤耕耘了很久,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這本書值得一讀,僅僅是為了瞭解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夏農的傳記,他被低估了。但格雷克還講述了我們不斷演變的資訊表示的故事,從粘土板上的雜湊標記到為我們的智慧手機注入活力的電脈衝。只是不要相信他說的一切都是資訊時。

斯蒂芬·傑·古爾德著,《奇妙的生命:伯吉斯頁岩與歷史的本質》(W.W. 諾頓出版社,1989 年)。在這部關於一個名為伯吉斯頁岩的化石遺址的沉思中,間斷平衡論的共同作者——被惡毒的批評家戲稱為“混蛋進化論”——論證了偶然性在生命的歷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古爾德的所有著作一樣,華麗而複雜的散文與資訊的簡單性形成對比,後者歸結為“狗屎發生”。

道格拉斯·R·霍夫施塔特著,《哥德爾、埃舍爾、巴赫》(復古出版社,1980 年)。這位《大眾科學》專欄作家(霍夫施塔特的“元魔法主題”是加德納的“數學遊戲”的字謎)的繼任者對遞迴、自指、人類和機器思維以及各種其他元話題進行了瘋狂的探索,至今仍散發著極客時尚的光環。

奧爾德斯·赫胥黎著,《感知之門與天堂與地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1954 年)。這位英國小說家、散文家和探索者以他對麥司卡林的遭遇的描述,開啟了迷幻和新時代時代,揭示了“亞當在他創造的早晨所看到的東西——赤裸存在的奇蹟,每時每刻”。20 世紀 60 年代的孩子們想,“給我來點那個!”

沃爾特·艾薩克森著,《愛因斯坦:他的生活和宇宙》(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2007 年)。艾薩克森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多維生活——科學、個人、哲學和政治——的優雅、溫暖、全面的概述,已迅速成為權威傳記。

威廉·詹姆斯著,《宗教經驗之種種:對人性的研究》(朗斯曼斯、格林公司,1902 年)。這本非凡的書出版於一個世紀前,如今仍然像當時一樣新鮮——由一位渴望答案但又過於懷疑而無法滿足於任何答案的探索者所著——仍然是從理性、科學但開放的視角解釋靈性的最佳嘗試。

喬治·約翰遜著,《思想之火:科學、信仰和秩序的尋求》(克諾夫出版社,1995 年)。一位資深的科學記者(也是我的朋友)在他的家鄉新墨西哥州沉思了各種宗教和科學對真理的追求的不同之處,更重要的是,相似之處。約翰遜的觀點非常微妙和複雜,以至於一些讀者可能沒有意識到它有多麼激進。

下週:作者 K 到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