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你們中的許多人知道,在《大眾科學》接受工作之前,我曾在PLoS工作了三年(甚至在那之前就成為了公開存取倡導者)。在那裡,我與Pete Binfield密切合作,他在我到任後不久取代Chris Surridge成為PLoS ONE的執行編輯。Pete 和我成為了朋友,在會議上偶遇,他至少來過幾次ScienceOnline,在我調動工作後,我們仍然保持頻繁聯絡。
我確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對公告感到完全驚訝,公告稱 Pete 將離開 PLoS 開始一個新專案。他在這個專案中的夥伴是 Jason Hoyt,到目前為止他是 Mendeley 的首席科學家兼研發副總裁,也是 ScienceOnline 的資深人士。
如果這兩位業內頂尖人物決定離開受人尊敬的機構中舒適的工作去開創新的事業,人們就會坐起來認真傾聽!這不是那些來來往往的普通初創企業之一。因此,我事後不久與 Pete 進行了交談,今天真相大白——新聞稿和所有細節現在都已公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麼,它是什麼呢?
PeerJ 是一家新的開放存取期刊,也是一項新的開放存取 預印本 服務(請參閱他們的 部落格 以獲取最新資訊)。PeerJ 將於 2012 年夏季開始接受投稿,並將於 2012 年 12 月發表首批文章。
同行評審
就像在 PLoS ONE 一樣,審稿人不會被“這是否是性感、驚天動地、諾貝爾獎級別、正規化轉變的東西”的膚淺問題所分散注意力,而將被迫真正深入研究並審查稿件的科學質量。
資金從哪裡來?
它的啟動資金來源是 Tim O'Reilly,最初注入了 95 萬美元。此後,該期刊將透過會員費維持運營。什麼是會員費?它們取代了許多傳統期刊和開放存取期刊目前向作者收取的稿件發表費。作者無需為每篇論文的發表付費,只需支付一次費用即可終身在 PeerJ 上發表文章。
會員分為三個級別,適合不同機構、國家、科學領域或職業階段的人。基本 99 美元計劃允許每年發表一篇論文,169 美元的價格標籤適用於預計每年發表兩篇論文的人,而 259 美元的會員費則專為更頻繁的作者設計。這三個級別中的每一個級別還包括在預印本伺服器上無限量發表文章。如果您感到困惑,是的,這些不是年費,而是一次性的終身費用(正如有人打趣道:發表到你消失為止)
有什麼陷阱嗎?
非常明智的是,PeerJ 首先將目標鎖定在(生物)醫學界。正是這個研究領域的發表頻率已達到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的程度。發表的壓力巨大,要經常發表,然後再發表更多。你能想象古生物學家承受同樣的壓力嗎——可憐的地球現在會被挖掘三遍!
請思考一下——平均而言,一個人是一篇論文的第幾作者?雖然大型機構、大國的大型實驗室的 PI 每年都能獲得大量出版物,但可以想象,這條曲線非常陡峭,大多數作者都位於“一鳴驚人”作者的長尾中。有多少博士後、技術員、研究生、本科生和高中生一生中發表的論文會超過一兩篇?有多少 8 歲的孩子碰巧在發表了著名的熊蜂論文的班級裡?有多少公民科學家會多次合著一篇論文?有多少 PI 的貓(是的,過去它們是作者)會寫一篇以上的論文?
然而,如果論文要在 PeerJ 上發表,他們每個人都必須支付會員費(有一個例外和一個限制——作者超過 12 人的論文只需有 12 位付費作者,因此如果足夠多的學生和技術員註冊,PI 的貓可能會擺脫困境)。
少數高產作者發表幾篇論文的成本將被成千上萬的單篇論文作者支付的費用所抵消,他們也需要支付費用。即使是超高頻作者也不會將他們所有的東西都發表在 PeerJ 上——他們傾向於分散種子,在 GlamourMagz 上發表一些東西以獲得聲譽,在學會期刊上發表一些東西以安撫朋友編輯,在 PLoS ONE 上發表一些東西以加快速度,以防被搶先,並且可能每年在 PeerJ 上發表一兩篇。畢竟,為 PeerJ 排版 PDF 並不是那麼多的工作和成本,對吧?
現在想象一下一個人,他從攻讀碩士學位開始發表文章,轉到另一個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再到一兩個實驗室做博士後,然後找到一份臨時工作,最後在其他地方獲得終身教職。在每個階段,這個人都會說服合作者、學生和其他人(包括貓)也註冊,以便共同發表文章。因此,這個圈子不斷擴大,直到地球上的每一位科學家,無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無論是老的還是新的,都進入了這個系統。而且新人一直在不斷湧入這個系統。畢竟,99 美元是一個大多數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合理金額,並且不會太抗拒。
哦,再想想上面的段落——這個過程難道不需要建立和擁有一個,天哪,社群嗎?並且能夠將這個概念推銷給自己的朋友和合作者?預印本部分是開放實驗的——那裡的所有內容都不需要看起來像印刷時代的傳統論文,這為有創造力的人們開闢了可能性,讓他們能夠使用該平臺來提出更適合 21 世紀的報告研究結果的新穎方法。
太棒了,對吧?現在讓我們希望它能成功!時間會證明一切...
關於 PeerJ 的報道已經有很多,有些只是總結新聞稿的內容,但另一些則在推測未來的發展。請參閱 《大眾科學》、ScienceInsider、科學圖書館員的自白(第 1 部分)、科學圖書館員的自白(第 2 部分)、Gavia Libraria、《圖書館雜誌》、csid、《出版商週刊》、Reciprocal Space、Ars Technica、《赫芬頓郵報》科學版、Uncommon Ground、PandoDaily、路透社、Mendeley 和 Nature.com,以獲取早期示例。
它還展示了他們通常對金錢的關注以及對“什麼是好的科學”的奇怪的精英主義觀點,如何導致 Scholarly Kitchen 的傢伙們完全隨意地偏離了這件事的重點,轉而進行瘋狂的猜測。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