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樂能觸動我們的情感?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音樂具有改變我們對他人的情感感知的力量

年輕時,我喜歡聽一套法語教學節目。我一句也聽不懂,但仍然著迷。是因為人類語言的聲音令人興奮嗎?並非如此。單單是語音,剝離了其含義,並不能令人振奮。我們不會用德語鬧鐘叫醒自己。我們不會在上班路上聽著母語是愛斯基摩語的電臺,然後在廣告時段切換到布須曼人克里克語電臺。語音本身不會讓我們感到激動,也不會讓我們哭泣——即使是法語也不會。

但是音樂確實會在早晨從我們的鬧鐘中發出,充滿我們的汽車,讓我們感到激動,讓我們哭泣。倫敦大學的尼迪亞·洛格斯瓦蘭和喬伊迪普·巴塔查里亞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音樂甚至會影響我們觀看視覺影像的方式在實驗中,30名受試者被呈現一系列快樂或悲傷的音樂片段。聽完片段後,受試者被展示了一張面部照片。有些人看到的是快樂的臉——這個人正在微笑——而另一些人則看到了悲傷或中性的面部表情。然後,參與者被要求在7分制量表上對臉部的情感內容進行評分,其中1分表示非常悲傷,7分表示非常快樂。 

研究人員發現,音樂有力地影響了對面部表情的情感評級。快樂的音樂使快樂的臉看起來更快樂,而悲傷的音樂則誇大了皺眉的憂鬱感。 中性面孔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效果。簡單的道理是,音樂的情感是“跨模態的”,並且可以很容易地從一個感覺系統傳播到另一個感覺系統。現在,我每次在享用妻子做的飯菜之前,都會先放上一首歡快的蘇薩進行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音樂可以喚起情感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至今仍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聽音樂不像聽語音、動物叫聲或垃圾處理器?為什麼音樂好聽?為什麼音樂產業能獲得數十億美元的市場,而“輕鬆聽”語音卻沒有市場?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問,我當初為什麼要聽法語教學節目。事實是,我不僅僅是在聽。我是在公共電視臺觀看它們。吸引我注意力的不是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的語音(我學得很慢),而是年輕的法國女演員。她的頭髮、她的笑容、她的舉止、她的撅嘴……我跑題了。這個節目之所以令人愉快,是因為它展示了人類,特別是他們展現出的表情和行為。

在我們的祖先的生活中,大部分能夠喚起情感的刺激都來自於其他的面孔和身體,如果人們發現人類製造的物品具有高度的喚起性,那麼很有可能它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或聽起來像人類

作為人類是人類製造物品情感性的主要來源的證據,請考慮人類視覺符號。我認為,視覺符號在文化演變中變得看起來像自然物體,並具有在不透明物體的三維世界中發現的那種輪廓組合。不透明物體的三維世界?沒有什麼特別人性化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語言符號——比如本頁上的字母和單詞——在視覺上並不具有情感喚起性。

但是視覺符號有時確實具有情感聯想。例如,顏色是眾所周知的情感喚起物,關於某物應該塗成什麼顏色的爭論是造成大量婚姻爭吵的根源。“V”形刺激,例如街道上的讓路標誌,長期以來(在人因工程文獻中)被認為是警告符號中最具喚起性的幾何形狀。但是請注意,顏色和“V”形刺激都可能與人類表情有關。特別是,最近有人認為顏色“關於”人類皮膚和展現的情緒——這就是為什麼紅色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因為它與臉紅和血液有關——並且有人認為“V”形刺激“關於”憤怒的面孔(即憤怒的眉毛)。 

這讓我們回到音樂和洛格斯瓦蘭的論文。音樂具有極強的情感喚起性,這就是為什麼一點快樂的音樂甚至能讓不相關的圖片看起來更令人愉快。鑑於以上所述,我們得出結論,音樂這種人造物應該包含一些明顯的人類元素。

當然,問題在於這些元素是什麼。一個可能的候選者是我們富有表現力的言語——也許音樂只是語言的一種抽象形式。然而,語言的大部分情感都在於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聽不懂的外語很少讓我們欣喜若狂或生氣。這也是為什麼收音機裡沒有來自不熟悉的語言的情感語音!

但是,人類還有第二種聽覺表達行為——我們自身的肢體動作。早在希臘人時代,就有人推測人類的動作是音樂的基礎。作為一個假設,這具有一個優勢,即我們擁有能夠理解人群中人們移動的聲音的感覺系統——一個憤怒的跺腳者走近,一個輕柔的舞者經過,等等。其中一些動作會觸發積極的情緒——它們會讓人聯想到愉快的活動——而另一些動作可能會自動與恐懼或焦慮聯絡起來。(奔跑的聲音讓我們想知道我們正在逃離什麼。)如果音樂是由語言驅動的,那麼它就錯過了語言表達性中最大的一部分——意義。但是,如果音樂聽起來像人類富有表現力的動作,那麼它聽起來就像本身就富含情感表達性的東西,並且很容易被聽覺系統理解。

無論音樂是來自言語的情感語調,還是富有表現力的動作的總結——或者完全是其他的東西——洛格斯瓦蘭和巴塔查里亞的新研究都進一步證實了人們的期望,即音樂在文化選擇中被選擇成聽起來像富有情感表達的人類。雖然我們不容易看到音樂中音高、強度、節奏和韻律的調製中所包含的人類成分,但也許這對我們的聽覺小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