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美國城市對全球變暖貢獻最大?

新研究根據美國大都市區造成氣候變化的汙染程度進行排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新研究,如果您關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那麼您可能想搬到檀香山、洛杉磯或俄勒岡州波特蘭。在美國前 100 個大都市區中,這三個大都市分別擁有最低的三個人均全球變暖汙染(即:二氧化碳)水平。

佐治亞理工學院(排名第 67 位)的能源政策專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瑪麗蓮·布朗說:“大型都市區使其居民的碳足跡更小。” “在人口密度高且公共交通發達的地區,碳足跡最小。”

縮小美國大都市區的碳足跡” 研究考察了交通運輸中的燃料使用和家庭中的能源使用,從第四名到第十名依次為:紐約市;愛達荷州博伊西;西雅圖;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舊金山;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以及聖地亞哥。

但這項調查沒有考慮關鍵的市政貢獻因素,例如商業建築和工業——或高速公路以外的交通運輸,因此忽略了檀香山賴以生存的空中貨運補給的碳排放量。研究人員還使用了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大都市區邊界,使得像洛杉磯這樣的城市能夠避免將其郊區通勤者的碳排放量計入其總排放量。天氣也發揮了作用。氣候溫和的城市比那些居民必須消耗更多能源來冷卻和加熱房屋的城市表現更好。

這份報告是同類報告中的第一份,揭示了南部和東部城市對氣候變化的貢獻最大。原因是:那裡的居民比該國其他地區的居民更依賴煤炭和汽車。“國家的碳足跡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徵,”布朗說。“那些居住在依賴煤炭和汽油地區的居民很可能會看到能源成本大幅上漲。這些大都市區存在商業和經濟脆弱性。”

肯塔基州列剋星敦、印第安納波利斯和辛辛那提的居民排放的溫室氣體最多——人均碳排放量幾乎是碳足跡較小的榜單頂部同行的 2.5 倍。但這些城市還面臨著作為主要的區域交通運輸樞紐的額外負擔;換句話說,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排名第 89 位)高階研究分析師安德里亞·薩爾津斯基的說法,該國其他地區的貨運需求向上傾斜了他們的人均排放負擔。

人均排放量最差的後 10 名城市依次是: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俄克拉荷馬城、聖路易斯、納什維爾、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和俄亥俄州托萊多。

報告作者表示,該研究的目的是向城市展示如何透過借鑑那些已經控制排放的城市的經驗來減少排放。該研究還表明,由於公共交通和人口密集的小面積區域,一般的城市居民比他們的鄉村(或郊區)親戚做得更好。

但儘管發出了氣候變化警告,城市排放量仍在繼續上升,自 2000 年以來每年略微增長超過 1%。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環境科學家馬丁·帕裡本週在《自然報告·氣候變化》雜誌上警告說,必須扭轉這一趨勢,並將排放量至少削減 80%,以避免全球變暖的最壞影響。

研究作者建議聯邦政府對溫室氣體排放定價,建立國家可再生能源標準,併為新能源的研發提供資金。“能源研發方面的支出應與醫療保健和國防開支相當,”薩爾津斯基說。“聯邦政府似乎真的落後了。”

該報告還呼籲改革現有的聯邦政策,包括將資金從高速公路轉向公共交通,並調整抵押貸款利息減免政策,使其不再獎勵那些購買最大和最浪費能源的房屋的人。“在談論[全球變暖]的解決方案時,大都市區和建築環境經常被忽視,”布朗補充說。“它們是主要的排放源,並且有望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