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政治、商業使實現 1.5 攝氏度目標變得不太可能

專家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所需的變化性社會變革發生得不夠快

Demonstrators sit in an intersection during a climate change rally with sigh People Stop Fossil Fuel

2021 年 10 月 15 日星期五,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附近的氣候變化集會期間,示威者坐在十字路口。

漢堡大學的一份新報告警告說,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目前是不可能的”。達到該目標所需的快速、變革性的社會變革並沒有足夠快地發生。

該報告補充說,不那麼雄心勃勃的 2 攝氏度目標仍然有可能實現。但這將需要世界各國領導人為他們的國家設定更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並立即將其付諸行動。

這份名為“漢堡氣候未來展望”的報告,考察了影響世界實現其全球氣候目標能力的因素。《巴黎氣候協定》的參與國已承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遠低於 2 攝氏度的水平,同時努力實現更具雄心的 1.5 攝氏度目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明確指出,實現這些目標需要立即和迅速的全球努力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IPCC 警告說,1.5 攝氏度的閾值要求全球排放量在 2050 年之前達到淨零,並且在未來十年內應減少大約一半。

但研究始終發現,全球氣候行動的發生速度不足以跟上這些要求。聯合國最新的年度排放差距報告評估了全球在巴黎目標方面的進展,發現目前世界各地實施的氣候政策甚至不足以實現 2 攝氏度目標,更不用說 1.5 攝氏度了。

實際情況是,研究表明,人類可能會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突破 1.5 攝氏度的閾值。儘管從技術上講,實現這一目標仍然是可能的——如果世界各國領導人立即採取必要措施——但氣候科學家和政策專家越來越承認,這可能不會發生(Climatewire,2022 年 11 月 11 日)。

新的漢堡報告證實了這些擔憂。

該報告考察了 10 個不同的社會驅動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世界及時實現“深度脫碳”以達到巴黎目標的能力。這些因素包括聯合國的治理、跨國倡議、與氣候相關的法規、氣候抗議和社會運動、氣候訴訟、企業應對措施、化石燃料撤資、消費模式、新聞業以及關於氣候變化的知識的產生。

報告發現,在全球範圍內,沒有一個因素支援到 2050 年實現深度脫碳。

總的來說,其中大多數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它們只是不夠積極,還不足以與實現 1.5 攝氏度目標所需的那種變革性社會變革相一致。

報告指出,新聞業具有矛盾的影響。根據媒體組織、平臺和故事的框架,它有時會促進氣候行動,有時會阻礙氣候行動。

有兩個社會驅動因素積極損害了全球實現 1.5 攝氏度的努力。這些因素是企業應對措施和全球消費模式。報告發現,“大多數公司仍然沒有充分響應以支援脫碳。”

正在進行的 Covid-19 大流行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一步使社會變革複雜化,報告補充說。

2020 年的全球封鎖導致全球碳排放量暫時下降。但報告表明,隨著世界重新開放,旨在啟動全球經濟的復甦努力可能增加了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俄羅斯戰爭的長期後果尚不清楚。但專家們擔心,隨著歐洲等地尋找俄羅斯燃料的替代品,它也可能鎖定未來對化石燃料的更多依賴。

該報告還考察了一些物理氣候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未來變暖的速度。這些因素包括地球氣候系統中的各種反饋機制和臨界點。

例如,永久凍土是氣候科學家普遍關注的一個點。隨著地球變暖,地球上最寒冷地區的凍土開始融化,它可能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導致氣候變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理論上,這些排放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的速度。

其他潛在的物理驅動因素包括地球融化的冰蓋和日益減少的海冰;巨大的輸熱洋流可能減緩;以及強大的亞馬遜雨林的衰退,亞馬遜雨林在其樹木和土壤中儲存了數十億噸碳。

從長遠來看,這些驅動因素中的許多都引起了重大關注。但報告指出,從現在到 2050 年,它們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

這意味著社會驅動因素,而不是物理驅動因素,仍然是實現巴黎目標的主要障礙。這對迅速逼近的 1.5 攝氏度目標來說又是棺材上的另一顆釘子。

漢堡大學社會科學家、該報告的合著者安妮塔·恩格爾斯說:“所需的深度脫碳進展太慢了。”

這並非全是壞訊息。報告指出,只要世界立即採取行動走上正軌,2 攝氏度目標仍然是可行的。

與此同時,報告還建議政策制定者開始更加認真地努力適應越來越有可能到來的後 1.5 攝氏度世界。這意味著為更嚴重的高溫、更高的海平面、更多的糧食不安全、更多的被迫氣候移民以及更極端的天氣和氣候災害做好準備。

報告強調,與其等待那個世界的到來,不如提前計劃,特別關注世界上最脆弱的人群和地區。

恩格爾斯說:“為了適應更溫暖的世界,我們必須預測變化,讓受影響的各方參與進來,並利用當地知識。” “我們需要立即開始積極轉型,而不是僅僅做出反應。”

轉載自 E&E 新聞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