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高膽固醇、高血壓和家族史是眾所周知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心臟病是美國的頭號死因。但是,在今天發表於《Circu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迴圈: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荷蘭科學家提出了一種針對絕經後婦女的新風險因素——可以透過常規尿液檢測來檢測。
科學家測量了1970年代後期參與乳腺癌篩查研究的1,118名健康絕經後婦女捐贈的尿液樣本中白蛋白(一種常見的血液蛋白質)的水平。然後,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婦女的尿白蛋白水平:一組是後來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婦女,另一組是沒有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對照組婦女。尿液中白蛋白水平最高的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尿液中白蛋白水平最低的婦女的4.4倍。
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揚·德克·班加表示,尿液中白蛋白的存在表明腎臟中的血管(內皮細胞排列)正在滲漏。班加說:“內皮細胞可能在心臟病早期,即沒有症狀時,就已經受損和功能失常。我們的發現支援了尿液中的白蛋白是血管損傷的反映和早期疾病的標誌這一假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的侷限性——即樣本的大小和同質性——意味著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男性,甚至不適用於尚未經歷更年期的女性。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需要關注不同的人群、尿液中白蛋白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絡,以及降低尿白蛋白水平是否能降低心血管風險。班加警告說,常規尿液分析永遠無法預測一個人與心臟相關的死亡。但是,他說,它可能有助於預測其風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