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自從大約150年前首次發現尼安德特人遺骸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爭論這些古人類與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智人之間在生物學和行為學上的異同。 近年來,許多發現揭示了這兩個群體之間的相似之處。 事實上,來自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在近東地區(這兩個群體在那裡共存了數千年)遺址的考古遺蹟幾乎無法區分。 然而,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早期版上的研究結果,指出了手部解剖結構上的差異,這可能使早期現代人能夠在操作行為上發生關鍵轉變——這種轉變對該群體的進化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墨西哥大學的韋斯利·A·尼沃納 (Wesley A. Niewoehner) 研究了來自近東地區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以及更晚期現代人的手部遺骸,這些遺骸可追溯到大約10萬年前。 他發現,尼安德特人的手——其特徵包括寬大的指尖、明顯的肌肉附著嵴以及更大的拇指槓桿作用等等——非常適合有力的“橫向力量握持”,例如握住石錘時使用的握持方式。 相比之下,早期現代人的手,在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根部表現出一些特徵,使其非常適合“斜向力量握持”——例如握住錘柄。 現代人也經常在使用裝柄工具時採用斜向力量握持。 儘管在尼安德特人遺址中也發現了裝柄工具,但一些考古證據表明,它們在早期現代人的工具包中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正如尼沃納發現的那樣,更適合斜向力量握持的手,以及更多地使用裝柄技術,本身並不是足以使現代人類在與本土古人類種群的競爭中佔據優勢的適應性創新,”杜克大學古人類學家史蒂文·丘吉爾 (Steven Churchill) 在一篇伴隨 PNAS 報告的評論中寫道。 “相反,這些差異可能是一個新興的現代人類適應性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涉及更多地使用特定任務的工具、更復雜的複合工具、更深入的計劃深度和覓食的後勤複雜性,以及增加的社會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