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內部的硫磺威脅文物儲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將一艘1334噸重的軍艦從海底打撈上來似乎是儲存文物供未來博物館參觀者欣賞的最困難部分。但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表明,就17世紀的瑞典沉船瓦薩號而言,對該船壽命的最大威脅來自內部——以硫酸的形式存在。

1628年,瓦薩號在她的處女航中沉沒。該船在333年後從斯德哥爾摩港的海底被打撈上來,自1990年以來一直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展出。科學家們花了26年的時間透過用聚乙二醇處理該船來為展覽做準備,聚乙二醇取代了船體結構中的內部水分,使其能夠在不收縮的情況下乾燥。斯德哥爾摩大學的馬格努斯·桑德斯特羅姆和他的同事們追蹤了之前關於木材表面形成鹽晶的報告,分析了這艘沉船。該團隊在船梁內部發現了大量的硫磺——足以產生5000公斤的硫酸。

研究人員解釋說,大量硫化氫氣體——在缺氧水域中細菌分解的副產品——在瓦薩號停留在斯德哥爾摩港海底時進入了船梁。在三個多世紀的過程中,氣體慢慢轉變成元素硫。報告稱,沉船中8000多個螺栓的分解產生的鐵離子可以催化將硫原子轉化為硫酸的反應。“最直接的威脅,”作者寫道,“是酸催化纖維素水解,這將降低木材的穩定性。”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


作者建議,應該開發氧化或去除硫磺而不降解木質結構纖維素的保護技術。此外,可以對鋼鐵或銅部件進行處理,以阻止它們催化破壞性反應。瓦薩號代表了一個極端案例,它比其他類似的沉船含有更多的硫磺。然而,這些發現可能為最近啟動的一個專案提供額外的支援,該專案支援將沉船留在海中,並利用技術讓公眾參觀它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