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ASA/ESA/R. de GRIJS |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大約在6億年前,附近的星暴星系M82與其鄰居M81發生了碰撞,點燃了一場持續了近1億年的天體泰坦之戰。研究人員根據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新的紅外和可見光影像確定了這一事件的日期。這些發現發表在2月份的《天文學雜誌》上。
具體來說,哈勃望遠鏡聚焦於M82中心區域(右圖)中100多個被稱為超級星團的密集恆星團,這些星團顯然是在劇烈的碰撞中形成的。透過確定一個較老的“化石星暴”區域中星團的年齡,劍橋大學的理查德·德·格里斯(Richard de Grijs)和他的同事們能夠確定星系相互作用開始的日期,並更好地理解其影響。“大約6億年前M82和M81之間的最後一次潮汐遭遇對可能原本是一個正常、靜止的盤星系產生了重大影響,”德·格里斯指出。“它在化石星暴區域引發了集中的恆星形成爆發。今天發生的活躍星暴可能與M82本身的碎片有關,這些碎片自與M81相互作用以來一直在緩慢地‘雨落’回星系。”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德·格里斯說,星暴區域的恆星形成可能主要發生在這些超級星團中,並補充說M82中的星團實際上可能是非常年輕的球狀星團。研究人員曾經認為,成熟時包含多達一百萬顆恆星的球狀星團,只在星系演化的早期形成——數十億年前。新的結果,結合其他哈勃望遠鏡的觀測,反而表明球狀星團的形成今天仍在繼續。德·格里斯評論說,這種見解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對天體物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