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ARK CHAPPELL/斯坦福大學 |
雖然躲避冬季的嚴寒似乎只需要動物找一個舒適的地方躺下,但這個過程遠比這複雜得多。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冬眠策略清單上可能要增加一項。根據《美國生理學雜誌:調節、整合和比較生理學》當前一期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冬眠松鼠的免疫系統在動物處於休眠狀態時基本上會關閉。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布萊恩·普倫德加斯特和他的同事們在實驗室裡研究了 31 只冬眠的金披肩地松鼠。這些動物通常一年中有五到六個月處於冬眠狀態,在此期間它們的體溫會降至接近外界溫度一到兩度的範圍內。大約每隔一週左右,松鼠會醒來並保持清醒 12 到 20 個小時,然後再回到冬眠狀態。科學家們透過體溫測量來追蹤動物的睡眠模式。當它們進入冬眠狀態時,研究人員給其中一些注射了死細菌,這通常會引發免疫反應。但注射幾乎沒有引起冬眠動物的反應——它們既沒有醒來,也沒有表現出發燒。然而,當它們定期醒來的時間到來時,這些動物的體溫卻像剛剛被感染一樣驟然升高。“這些動物的免疫系統似乎在冬眠期間沒有識別出細菌感染,”普倫德加斯特指出。“但是當它們從冬眠中醒來時,免疫系統反應強烈。”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種關聯,研究人員接下來測試了前列腺素 E2(一種在動物暴露於感染時告訴大腦引發發燒的激素)對暴露於細菌的休眠松鼠的影響。同時注射前列腺素和細菌的動物立即從冬眠中醒來並開始發燒。“這表明發燒機制在冬眠松鼠中仍然有效,”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合著者蘭迪·尼爾森說。“然而,動物的免疫系統在冬眠期間不會啟用發燒。”
在野外,冬眠動物經常暴露於各種寄生蟲、細菌和微生物。因此,松鼠可能仍然需要一定的免疫反應。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休眠的生物會週期性地醒來,儘管這樣做需要大量的能量。儘管關於這個問題的共識仍然難以捉摸,但普倫德加斯特評論說,“動物可能會從冬眠中醒來,對它們感染的細菌和寄生蟲進行‘系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