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全球不斷增長的大氣二氧化碳供應問題(全球變暖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是當今科學家們激烈辯論的問題之一。許多潛在的去除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或封存在其他地方的方法仍處於初步規劃階段。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的兩份報告中,研究人員敦促對其中兩項計劃的潛在有害影響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並將其直接注入深海的想法最早在25年前被提出。儘管科學家們此後進行了實驗,試圖確定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行為,但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 (MBARI) 的 Brad Seibel 和邁阿密大學的 Patrick Walsh 警告說,必須考慮對深海生物可能產生的不利生物影響。
“許多深海生物對環境變化極其敏感,”Seibel 說。“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描述二氧化碳注入的程度和方法,以預測對深海生態系統以及依賴於它們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學迴圈的更廣泛影響。” 作者估計,海洋封存足夠的二氧化碳以使大氣水平恢復到工業化前水平的兩倍,將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將整個海洋的 pH 值降低 0.1。他們指出,這種下降將是顯著的,因為棲息在深海中的生物對 pH 值的微小變化高度敏感。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第二份報告中,麻省理工學院的 Sallie Chisholm 和她的同事們否定了海洋施肥作為封存二氧化碳的合適手段。該理論利用海洋中已有的天然生物泵來去除過量的大氣二氧化碳。該理論認為,透過用鐵肥沃世界海洋,海面附近的浮游植物將能夠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將其從大氣中去除並儲存在海洋內部。但作者認為,大規模海洋施肥既不像其一些支持者所建議的那樣可行,也不像他們所建議的那樣可控。事實上,他們總結說,即使是過去十年中作為實驗重點的四次小型施肥的累積效應也會導致大規模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