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克赫斯特莊園,英格蘭——位於倫敦以南約 30 英里田園詩般的鄉村地區的千禧年種子庫的科學家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儘可能多地收集世界各地植物物種的種子,趕在棲息地喪失和氣候變化將它們從地球上抹去之前。
自從十年前開始這項工作以來,他們一直在預算緊張、政治反覆無常和當地猜疑中艱難奮鬥。現在,全球經濟衰退、氣候懷疑論的興起、未能推進全球條約以及空虛的政府金庫等有害因素的結合,有可能使這項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種子庫負責人保羅·史密斯告訴氣候通訊社:“我們幾乎肯定會面臨削減。在我們本應加快前進速度的時候,我們不僅停滯不前,反而還在倒退。問題迫在眉睫,而且變得越來越緊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是一項功利主義的行動,而不是出於對小動物的憐愛。絕大多數現代藥物都以植物為基礎。然而,只有五分之一的植物物種被篩選用於製藥用途。誰知道可能有什麼奇蹟療法在那裡等待被發現?但我們已經在失去物種了,”他說。
“我們收藏的三分之一具有已知用途,這還不包括未被發現的用途。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專案,”他補充道。“我們優先考慮有用或已知的受威脅物種。種子庫中有 20 種物種在野外已經滅絕,還有更多物種被認為已經滅絕。”
這個世界植物的諾亞方舟,在其冰冷的庫房中已經擁有來自世界各地收集的 30,000 個物種的共計 20 億顆種子,這些種子是為它們來源的國家託管的。
這僅佔科學家們計算的世界植物物種總數 300,000 種的 10%。即使這個數字也只是一個猜測,而且很可能還是一個低估的數字,因為每年都有新的物種被描述和發現。
“沒有理由”再失去任何植物物種
隨著氣候變化預測的加速,史密斯的目標是到 2020 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 25%,即再增加 45,000 個物種。在當前的政治和金融環境下,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但他堅持認為這是不容商量的。
“如果我們失敗了,後代將會嚴厲地評判我們。物種的喪失等於我們適應能力的喪失,而我們必須適應,因為氣候變化已經在系統中。這是常識,為了共同利益,”史密斯說。
“我們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糧食安全、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用水安全和氣候變化。我們無法將自己與它們隔絕開來。基於植物的解決方案是這些全球環境挑戰的一部分。”
“從技術上講,我們絕對沒有理由再失去任何植物物種。但是,鑑於目前在經濟和政治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物種滅絕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補充道。
種子庫估計,在未來十年內,它將需要大約 1 億英鎊才能實現其拯救世界四分之一植物物種的使命。在全球各國政府都面臨嚴重的財政問題——尤其是作為該專案重要資助者的英國——以及慈善資金來源也在枯竭之際,這是一筆鉅額賬單。
但史密斯指出,這個數字實際上相當於每個物種僅需 2,000 英鎊。
擔心“趕時髦”
世界各地的狀況各不相同,中國和美國都保持著植物物種收集的資金流動,而在非洲,一些專案已經完全停止。
部分原因是政治上的改弦更張,部分原因是種子庫是一些專案的主要或唯一資助者,而其自身的未來資金尚不確定。
史密斯在談到去年在丹麥首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時說:“財政方面是當前的問題,而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和之後出現的政治僵局並沒有幫助。“政治一直不盡如人意。我擔心情況會變得更糟。發展政策中一直存在趕時髦的問題。”
千禧年種子庫正在與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冰凍區的一個糧食作物種子庫專案密切合作,該專案儲存著來自世界各地現有收藏的 526,000 個獨特作物品種的樣本,用於安全保管。
合作背後的驅動力是作物野生近緣種計劃,該計劃基於這樣的前提:由於糧食作物是從曾經的野生種衍生而來,因此它們可能仍然與野生種有密切聯絡,儘管一些關鍵的遺傳特徵,如耐寒性和抗旱性,很可能已從馴化品種中培育出來。
因此,韋克赫斯特莊園的科學家和種子採集者將在找到這些野生近緣種時對其進行索引,從而為斯瓦爾巴群島和其他地方的糧食作物科學家提供另一項重要資源。
“今天的像小麥和玉米這樣的主糧與它們過去的樣子相去甚遠。那些丟失的遺傳特徵可能在即將到來的氣候變化中被證明至關重要,”史密斯說。“還要記住,我們現在在家中認為理所當然的許多糧食作物實際上起源於其他大陸。例如,小麥起源於埃及,而土豆來自安第斯山脈。”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些未來的麻煩已經顯現。
在美國,松樹皮甲蟲已經摧毀了大片林地,而在英國,橡樹蛾已經襲擊了樹木和人類,因為毛蟲非常細小的體毛會導致皮膚和呼吸道問題。
這兩種害蟲的蔓延都被歸因於氣候變化。
面對一系列令人畏懼的困難,史密斯對他認為有些人可能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仍然毫不畏懼。
韋克赫斯特莊園正致力於透過風力渦輪機、太陽能光伏板和木氣聯合熱電裝置來減少碳足跡和能源費用,所有這些都應有助於提高其公眾形象,因為它將繼續為拯救儘可能多的世界植物而戰。
“我對政客們的資訊是:技術問題是可以克服的。我們擁有網路和動力。問題迫在眉睫,而且變得越來越緊迫。我們需要擴大規模,而不是削減開支。給我們資源,讓我們繼續前進,我們就能完成這項工作,”他說。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從 Climatewire 轉載。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