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地球大陸以遠低於蝸牛的速度移動,但它們一直在不斷運動。事實上,大約2億年前,它們與今天分散的格局截然不同,而是聚集在一個被稱為盤古大陸的巨大陸塊中。但確切地說,當時的各大洲是如何拼合在一起的,這已被證明是令人困惑的:地質證據支援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被稱為“盤古大陸A”的模型,但地球磁場的記錄卻不支援。然而,昨天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議上提出的研究結果,似乎調和了這些差異。
在“盤古大陸A”排列中,南美洲緊鄰北美洲的南緣;非洲位於南美洲的東邊,與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接壤,並在歐洲的西南方。另一方面,古地磁資料顯示,“南部大陸應該稍微偏北一些”,密歇根大學地質學家羅布·範德沃 (Rob Van der Voo) 說。因此,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了將南美洲西北部放置在北美洲東海岸旁邊,甚至更靠東,就在歐洲南部的模型。其他人則堅持認為,地質資料不支援這種配置。
但範德沃和他在挪威地質調查局的同事特隆·托爾斯維克 (Trond Torsvik) 認為,這兩組資料並不一定相互矛盾。科學家們通常將地球磁場視為類似於條形磁鐵的磁場,具有南北磁極。實際上,磁場確實有一些額外的成分,但由於這些成分隨時間變化,研究人員認為從長遠來看它們會相互抵消。然而,根據範德沃和托爾斯維克的說法,情況並非如此。他們的分析揭示了磁場中長期存在的非偶極成分。從理論上講,如果這些非偶極成分沒有被平均抵消,那麼古地磁資料指示的大陸位置將與基於純偶極場的預測略有不同。事實上,當該團隊基於修訂後的磁場資料估算大陸配置時,他們的結果幾乎與“盤古大陸A”模型完全吻合。“這項研究更廣泛的意義在於,現在必須使用新的地磁場模型重新評估其他時間和大陸配置的古地磁結果,該模型應包括約 10% 的非偶極場,”範德沃說,“這將使我們忙碌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