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盛會:視覺化揭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系外行星寶藏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任務的科學家宣佈,他們用於搜尋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在開始工作的最初幾個月內,已經發現了超過1200顆可能的系外行星(圍繞太陽以外的恆星執行的世界)。

Jason Rowe/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任務的科學家宣佈,他們用於搜尋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在開始工作的最初幾個月內,已經發現了超過1200顆可能的系外行星(圍繞太陽以外的恆星執行的世界)。

開普勒探測器發現的潛在行星大小範圍很廣,從略小於地球的世界一直到數倍於木星的巨行星。同樣,一些宿主恆星的體積是太陽的數倍,而另一些則小得多。

在天文學家能夠明確宣佈這些候選天體是真正的行星,而不是其他某種現象欺騙了開普勒的電子眼之前,還需要進行後續觀測和驗證。與此同時,開普勒團隊的一名成員已經彙編了一個視覺化影像,展示瞭望遠鏡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所有有希望的天體——各種恆星被各種可能的行星部分遮擋。(開普勒透過追蹤超過15萬顆恆星來發現系外行星,觀察每顆恆星是否有輕微但週期性的變暗,這可能表明存在一個軌道伴星從恆星前方經過。目標是找到潛在的可居住類地世界。)

為了製作上面的影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Jason Rowe根據大小排列了開普勒視場中所有似乎擁有行星的恆星,並用微小的黑點來表示軌道上行星候選者(或多個候選者)的相對大小。所有恆星和行星都按比例繪製。

右上角的那顆孤星不在開普勒的視場範圍內;它僅用於比較。那顆恆星是太陽;其表面上的黑影是木星。在Rowe的太陽系圖的放大版本中,也可以看到地球的微小陰影。該圖清楚地表明瞭開普勒任務的難度——僅透過行星對遠大於它們的恆星產生的微小變暗效應來識別圍繞類太陽恆星執行的地球大小的世界。但是,該任務進展順利,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找到了太陽系外的第一批地球雙胞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