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連線 | 1987年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拯救臭氧層而聞名。現在,科學家們表示,它也延遲了北極海冰的消失。
這項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的氯氟烴的國際協議被廣泛認為是史上最成功的環境條約之一。它有效地拯救了地球脆弱的臭氧層,該臭氧層保護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並且大氣中的“臭氧空洞”有望在幾十年內完全恢復。
它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氣候效益。氯氟烴是強效溫室氣體,如果繼續使用,全球變暖將會嚴重得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項新研究發現,這意味著《蒙特利爾議定書》有助於減緩北極的快速融化。它可能已經避免了超過50萬平方公里的海冰損失,或近20萬平方英里。
但這並不意味著該條約像拯救臭氧層那樣拯救了北極。地球正在穩步變暖,北極的升溫速度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海冰已經減少了幾十年,科學家們估計,北冰洋可能會在幾十年或更短的時間內迎來第一個無冰夏季。一些研究表明,這種情況最早可能在2035年發生。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這項新研究發現,該條約可能將無冰夏季的到來延遲了多達15年。
研究人員馬克·英格蘭和洛倫佐·波爾瓦尼使用氣候模型來研究《蒙特利爾議定書》的長期氣候影響。他們在模擬中比較了兩種情景——一種真實世界情景和一種“避免世界”情景,後者模擬瞭如果《蒙特利爾議定書》從未存在將會發生什麼。
目前尚不確定其他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在未來幾十年內在大氣中的上升或下降速度。這取決於世界各國領導人為遏制氣候變化而採取的行動。
這項新研究透過將兩種假設的溫室氣體軌跡應用於他們的氣候模擬來解決這些不確定性。
第一種是“一切照舊”的情景,它假設從現在到本世紀末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氣候行動。這是一個嚴重的,儘管相對不太可能出現的途徑。第二種假設未來幾十年採取適度的氣候行動,但不足以達到世界設定的防止氣溫上升超過2攝氏度的氣候目標。
在這種適度的排放軌跡下,如果世界沒有《蒙特利爾議定書》,到本世紀中期,全球氣溫將升高近1華氏度。該研究還發現,由於該條約,世界避免的每公噸消耗臭氧物質可能已經避免了約2700平方英里的海冰融化。
模型表明,在沒有《蒙特利爾議定書》的世界中,北極的第一個無冰夏季將比現實世界早到大約15年。
該研究沒有考慮《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最新修正案,即 2019 年被稱為《基加利修正案》的更新。它旨在逐步淘汰氫氟碳化合物的使用,氫氟碳化合物是《蒙特利爾議定書》生效後取代氯氟烴的一種化學物質。氫氟碳化合物不會破壞臭氧,但它們會使氣候變暖。
《基加利修正案》預計將防止從現在到本世紀末額外升高1華氏度。但新研究指出,它的出現太晚了,對迅速逼近的北極無冰夏季幾乎沒有影響。
這並非第一個指出《蒙特利爾議定書》氣候效益的研究。其他研究也得出結論,該條約多年來阻止了大量的升溫——甚至可能比新研究顯示的更多。2021 年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估計,如果不存在《蒙特利爾議定書》,到 2050 年,全球氣溫可能會升高 1.8 華氏度。
其他科學家專門研究了該條約對北極的影響。2020 年《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55 年至 2005 年間,消耗臭氧的物質可能導致了北極經歷的所有變暖的一半。
新研究提出了類似的案例。
該研究的兩位作者之一波爾瓦尼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蒙特利爾議定書》是一項非常強大的氣候保護條約,它所做的不僅僅是修復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它的影響正在全世界感受到,尤其是在北極。”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3 年。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