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同一幅畫作可能會讓一個人覺得是天才之作,而另一個人則覺得平庸。但這種效應並非藝術界獨有,正如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同一資料的對立觀點所展示的那樣。這場爭議的中心不是畫布,而是一塊34.65億年前的岩石,它可能含有也可能不含有迄今為止最早的細菌化石。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J. William Schopf 先前領導的研究表明,僅根據形態學研究,來自澳大利亞西部的所謂 Apex 燧石樣本可能含有細菌化石。但由於細菌幾乎沒有形態可言,這些說法理所當然地備受爭議。在新研究中,Schopf 及其同事使用一種稱為雷射拉曼光譜學的技術檢查了該物質,該技術使他們能夠以二維方式繪製化石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該團隊首先在四個更成熟的化石樣本上測試了光譜技術,然後再檢查 Apex 樣本。當他們分析 Apex 燧石時,他們檢測到與有機衍生的碳一致的化學成分,這是生命跡象。該團隊得出結論:“到 Apex 燧石中多樣化、異常古老的微觀細絲儲存下來時,[大約] 35 億年前,微生物生命正在蓬勃發展,並且可能已廣泛傳播。”
在第二篇反駁這一結論的論文中,牛津大學的 Martin D. Brasier 及其同事認為,回收化石的岩石可能屬於熱液活動產生的礦脈。他們提出,檢測到的碳特徵可能是二氧化碳在 250 至 350 攝氏度的溫度下轉化為碳的結果。此外,該團隊還認為,被認為是化石的結構的排列是隨機的,不符合細菌行為的特徵。考慮到下一個最古老生命桂冠的競爭者比 Apex 燧石材料年輕 10 億年,因此人們熱切期待在這種情況下達成共識,儘管這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