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形影響水分分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火星眾多引人入勝的特質之一是不對稱性。例如,雖然它的北半球相對平坦,但南半球卻佈滿了隕石坑。現在今天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表明,火星南北半球表面之間的高度差異可以解釋為什麼更多的水存在於該星球的北極而不是南部。

加州理工學院的馬克·理查森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的約翰·威爾遜模擬了這顆紅色星球大氣層中所謂的哈德萊環流。在這個過程中,它與地球上的過程非常相似,在赤道被加熱的大氣氣體上升並向兩極遷移,在那裡它們下沉,然後再返回赤道。這些迴圈氣體攜帶從行星表面吸取的水蒸氣和塵埃。科學家們確定,稀薄的火星空氣在南半球比在赤道以北更劇烈地升降。因此,水蒸氣總體上是從南向北移動。

之前人們認為火星繞太陽軌道的偏心率促成了該行星不對稱的大氣環流。但新的結果表明,導致這種不同環流模式的實際上是火星地貌之間的高度差異——其南極比北極高出約六公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發現揭示了為什麼水冰在北極更穩定。根據康奈爾大學的彼得·吉拉施的說法,這些結果代表“對火星表面與其大氣層之間相互作用的新約束,這種約束應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這顆行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