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貿易威脅非洲蘭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TIME DAVENPORT/WCS
CALANTHE SYLVATICA,一種來自南部高地馬凱特地區的半水生蘭花。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的研究表明,由於國際上對非洲蘭花的根作為烹飪美食的需求增加,許多野生非洲蘭花物種正受到威脅。本週釋出的這份報告首次記錄了坦尚尼亞和鄰國尚比亞之間日益增長的非法貿易。“數百萬株蘭花實際上正在從坦尚尼亞南部高地被過度開採,”WCS保護生物學家、合著者蒂姆·達文波特說。“以目前的速度,許多物種將在幾年內被消滅。”

達文波特和他在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植物系的同事亨利·J·恩當加拉西採訪了大約60位直接瞭解蘭花貿易的人。他們的報告表明,多達85種蘭花(見圖)可能面臨滅絕的風險。非洲人從坦尚尼亞南部高地地區採集這些植物,並將其運往尚比亞作為食物。一種被稱為“奇坎達”或“基納卡”的美食需要煮沸陸生蘭花的根,即塊莖。該報告保守估計,每年塊莖的貿易量超過220萬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目前,所有蘭花物種都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該公約要求任何跨境植物都必須獲得認證。然而,塊莖採摘者經常毫不畏懼地進入尚比亞,通常將他們的蘭花貨物偽裝成土豆。報告稱,歷史上許多坦桑尼亞當地人吃蘭花塊莖。但是,尚比亞不斷增長的市場現在遠遠超過了當地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的採摘(近90%)是為尚比亞的城市客戶進行的。邊境城市通杜馬是貿易的中心,蘭花市場在那裡佔了近25萬美元的業務。

WCS目前正在支援一項將南部高地的一部分基圖洛高原變成國家公園的努力。科學家指出,儘管非法貿易的貨幣價值巨大,但與潛在的旅遊收入相比卻相形見絀。不幸的是,南部高地地區的自然資源正以驚人的速度流失,這阻礙了旅遊業的發展。“目前,為了在尚比亞消費而進行的蘭花塊莖貿易,無論是在環境上還是經濟上,都不符合坦尚尼亞的最佳利益,”達文波特指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