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儘管在人工飼養了70代,但農場飼養的貂仍然渴望游泳。這些發現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待為人類使用而飼養的動物的方式。
評估動物福利並非易事,尤其是在評估生物的主觀體驗時。但牛津大學的 Georgia J. Mason 和她的同事們透過研究貂為了獲得玩具、替代巢穴和水池等東西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結果表明,貂最珍視的是水池。此外,當研究人員阻止貂進入水池並在 24 小時後測量貂尿液中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時,他們發現皮質醇的產生增加了 50%——這一增幅與同期食物剝奪引起的增幅沒有區別。
布里斯托大學的 Michael Mendl 在對該報告的評論中指出,將 Mason 小組採用的技術應用於其他圈養動物,應該能夠使科學家們決定,剝奪它們的資源和本能行為的機會是否會導致沮喪和壓力。“如果是這樣,那麼為它們提供這些資源和機會的科學論據將是強有力的,並且應該成為改變飼養條件的決定的基礎,即使這些決定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政治、經濟和實際決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