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珊·楊,來自自然雜誌
泰諾人是第一批在加勒比地區與歐洲探險家相遇的美洲原住民。他們很快成為外來者帶來的疾病和暴力的受害者,今天已沒有泰諾人存留。
但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卡洛斯·布斯塔曼特在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表示,這種已滅絕種族的印記散落在現代波多黎各人的基因組中。布斯塔曼特說,平均而言,波多黎各人的基因組包含 10% 到 15% 的美洲原住民 DNA,其中主要是泰諾人的 DNA。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12屆國際人類遺傳學大會上,布斯塔曼特介紹了旨在重建泰諾人遺傳特徵的一項研究的初步結果。這些神秘資訊是在 70 位現代波多黎各人的基因組中發現的,他們是正在進行的“千人基因組計劃”的最新參與者,該計劃是一個國際聯盟,其目標是找出所有人類群體基因組中 DNA 序列的變異。
瞭解過去
現代波多黎各人的基因組是非洲、歐洲和美洲原住民序列的混合體。一組已知在這些不同祖先群體中存在變異的單核苷酸位點幫助布斯塔曼特和他的合作者們確定了基因組的特定區域是非洲、歐洲還是美洲原住民血統,從而開始拼接對應於泰諾人血統的染色體片段。70 個不同基因組中的各種泰諾序列將有助於構建更完整的美洲原住民祖先基因組圖譜。
該專案還揭示了加勒比地區美洲原住民、非洲人和歐洲人之間互動歷史。為了推斷不同人群何時混血,該團隊首先估計了現代基因組中非洲、歐洲和美洲原住民 DNA 各個片段的長度。他們發現泰諾人片段相對較短,這表明幾百年前發生過一次“脈衝式”的混合。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分子人類學家馬克·維亞(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表示,祖先片段的小尺寸符合我們對波多黎各歷史的理解。“混合是突然發生的,因此大多數人口在波多黎各早期殖民化時期與非洲奴隸和歐洲定居者混合。”但他表示,泰諾人很快就滅絕了,因此每一代,泰諾人基因組的片段都會變得越來越小。
與泰諾人基因組與非洲和歐洲基因組的快速混合不同,奴隸貿易創造了更復雜的非洲序列模式。布斯塔曼特說:“非洲和歐洲片段的大小有相當大的差異,這告訴我們它們是多次遷徙浪潮的結果。” 該研究的早期見解表明,較短的(因此也較老的)非洲片段來自塞內加爾海岸附近的人群,而較長的(較新的)片段來自非洲內陸人群。這表明奴隸販子最初在海岸捕獲奴隸,但後來不得不深入內陸。
追蹤奴隸貿易
布斯塔曼特說,這些資訊是瞭解奴隸貿易史和非裔美國人歷史的關鍵。“美國的大多數非裔美國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透過加勒比地區來到這裡的非洲奴隸,”他說。“我們很樂意能夠將可以從 DNA 序列資料中推匯出的關於人們來自哪裡的歷史資訊反饋給人們。”
這項研究包括波多黎各大學馬亞圭斯分校的合作者,還將有助於解決醫學遺傳學資料集的缺陷,這些資料集主要包含歐洲血統的序列。“這現在為在波多黎各人以及其他非裔加勒比和西班牙裔拉丁後裔人群中開展大規模醫學遺傳學研究提供了機會。”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1 年 10 月 14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