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報告稱,伽馬射線暴——宇宙中最強大的爆炸——可能與嬰兒恆星共享它們的誕生地。因此,它們可能有助於指向這些恆星搖籃,這些搖籃通常隱藏在宇宙塵埃中。這些新發現是在昨天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舉行的2001年伽馬射線會議上宣佈的。
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路易吉·皮羅和他的同事們基於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以及義大利和荷蘭的BeppoSAX衛星收集的資料得出了他們的結論。“我們知道,當伽馬射線暴爆炸時,它會產生一股被稱為火球的物質爆發,火球以相對論速度膨脹,就像一個快速膨脹的氣泡,”皮羅解釋說。“我們的團隊發現證據表明,火球引起的衝擊波撞擊了一堵非常稠密的氣體牆,我們認為這堵牆是恆星形成的擁擠區域。”
新的觀測結果支援了伽馬射線暴是由被稱為極超新星的大質量恆星爆炸產生的理論。由於極超新星爆炸所需的大塊頭恆星成熟得非常快,爆炸可能發生在最初孕育這顆恆星的同一區域。此外,這種爆炸本身可能會刺激更多的恆星形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與來自恆星的光波不同,伽馬射線很容易穿透經常遮蔽恆星誕生的塵埃和氣體雲。“如果每100顆[嬰兒恆星]中就有一顆以伽馬射線暴的形式爆炸,”加州理工學院的菲奧娜·哈里森告訴路透社,“那麼它將穿透出來,你可以說,啊哈,那是恆星形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