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牙齒揭示現代人類的生長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不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人們常說今天的青少年迫不及待地想要長大。但是,人類漫長的生長發育期——18年或更長——是將我們與黑猩猩和大猩猩等類人猿區分開來的因素之一,後者僅在11或12年內成熟。現在,發表在本週《自然》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我們漫長的發育期在我們進化史上出現得相當晚。

圖片來源:克里斯托弗·迪恩/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的克里斯托弗·迪恩和他的同事們檢查了來自四百萬年前至十二萬年前的標本的13塊化石牙齒碎片。“牙齒髮育是衡量整體生長發育的好方法,”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共同作者艾倫·沃克解釋說。“牙齒以類似於樹木或貝殼的增量方式生長,透過構成牙釉質的稜柱上的每日標記,儲存了其生長的記錄。”透過檢查化石牙齒和現代牙齒的牙釉質內的模式(見圖),科學家們計算並比較了生長速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發現,現代人類式生長期的第一個牙齒證據來自大約12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儘管直立人具有許多現代人類的特徵,例如身體比例、體重以及小牙齒和下巴,但它們並沒有表現出緩慢的生長期。他們認為,這一發現可能與以下事實有關:與現代人類相比,直立人的大腦仍然很小,不需要那麼多時間來生長和學習。“看來我們漫長的生長發育期可能是一種較新的進化產物,它與我們相對較晚發育出的更大、更現代的人類大小的大腦同步出現,”沃克說。

在同一期雜誌的隨刊評論中,佛羅倫薩大學的雅各布·莫吉-切奇寫道,“越來越清楚的是,許多被認為是現代人類典型的特徵可能不止一次進化出來。” 他補充說,目前的研究“為尋找那些定義我們屬和我們物種的特徵的化石證據提出了新的挑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