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到處都是鳥類,我的意思是這是好事:我曾經在布朗克斯區我家後院的一個小時內數到 20 個物種,除了常見的哀鴿和麻雀外,還有棕脅唧鵐和美洲紅尾鴝的身影。這座城市顯然也是人類主導的景觀。因此,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舉辦四月下旬名為“在人類主導的景觀中保護鳥類”會議的絕佳選擇。我去了,因為在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電影《群鳥》中,我支援烏鴉。(我也站在《星河戰隊》中的巨型昆蟲一邊。雖然在《駭客帝國》電影中我支援人類。好吧,是第一部。)
會議的演講者之一是劍橋大學的安德魯·巴姆福德。2003 年,巴姆福德被評為“《大眾科學》50 人”之一,以表彰“為科學、工程、商業和公共政策領域的技術進步做出貢獻”的研究領袖。巴姆福德因其在棲息地保護經濟學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認可。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地談到了醉酒和寶可夢。
巴姆福德討論了一些鳥類在人類中繁榮的能力。例如,斑鳩似乎透過離開其傳統的林地環境前往田野而在英格蘭蓬勃發展,在那裡它從主要以水果為食轉變為以農作物為食(這讓一些農民並不高興)。一些斑鳩甚至在城鎮和城市中安家落戶,它們在酒吧附近閒逛——因為這些場所為直接在人行道上分發食物提供了絕佳機會。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當我向一位朋友提到斑鳩的這種習性時,他問:“是扔掉的食物嗎?”我回答說:“嗯,不是扔掉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至於虛構的卡通生物,2002 年,巴姆福德和他的同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份簡短的報告,題為“為什麼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應該關注寶可夢”。他的兩個兒子對當地的植物和動物感興趣,而他們的大多數朋友更喜歡寶可夢角色。“事實證明,實際上有一本寶可夢生物的野外指南,您可以在其中瞭解它們的所有不同名稱和所有不同屬性,”巴姆福德說,“就像您瞭解美國東部的鳥類一樣。”巴姆福德決定找出哪一組生物是大多數孩子更瞭解的:他們所在地區的真實動植物樣本還是寶可夢生物。您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根據《科學》雜誌的論文,“對於野生動物,平均識別成功率從 4 歲時的 32% 上升到 8 歲時的 53%,然後略有下降;對於寶可夢,它從 4 歲時的 7% 上升到 8 歲時的 78%,8 歲及以上的兒童通常比識別像橡樹或獾這樣的生物 ‘物種’ 更好。” 巴姆福德在談到這一發現時說,“我們顯然覺得這相當令人難過。令人難過且相當令人擔憂,但這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向孩子們推銷自然歷史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的思路。”
這種啟發應該是可能的,因為鳥類確實非常具有魅力。這是為“讓孩子們愛上鳥類”運動可能提出的一個宣傳樣本:現在,我承認我對寶可夢角色幾乎完全無知,我猜想它們會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比如從鼻孔裡噴火,或者吃石頭,或者設計高里程、低排放的 SUV 或其他神奇的事情。但鳥類本身也能做一些非常驚人的事情。有些鳥類可以跑過純種馬,有些鳥類可以用腳從洶湧的河流中抓魚,少數鳥類可以在一英里外看到兔子。當然,最重要的是——它們會飛!事實上,大都會的許多居民在第一次瞥見超人時,都驚呼:“看,天空中有東西!那是一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