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熟食飲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決定性時刻。爭論的主要話題是,這種轉變究竟發生在何時。
所有已知的人類社會都食用熟食,生物學家普遍認為烹飪可能對人體進化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熟食往往比生食更軟,因此人類可以用更小的牙齒和更弱的下顎食用它們。烹飪還增加了他們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澱粉類土豆和其他塊莖,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食用,但生吃時幾乎無法消化。此外,當人類試圖更像黑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那樣進食時,我們無法提取足夠的卡路里來健康地生活。高達50%的女性只吃生食會患上閉經,或月經不調,這表明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援懷孕——從進化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大問題。
這些證據表明,現代人類在生物學上依賴於烹飪。但是,這種奇怪的新習慣是在我們進化史上的哪個階段被採用的呢?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烹飪是一項相對較新的創新——最多有50萬年的歷史。烹飪需要控制火,而在那時之前,沒有太多關於爐膛和有意建造的火堆的考古證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考古記錄越往回追溯就越脆弱,因此其他人認為火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被控制了。人類學家理查德·蘭厄姆提出,烹飪起源於180萬年前,這是我們進化祖先的一項發明。如果這種習俗出現得如此之早,它就可以解釋我們物種的一個決定性特徵:大約在這個時期發生的大腦容量的增加。
烹飪和大腦之間有什麼聯絡?理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以及為什麼變得如此之大一直是一個主要的謎題,因為這樣的大腦在代謝上是昂貴的。事實上,對於其大小而言,大腦比任何其他器官都需要更多的能量。儘管看起來更聰明總是更好,但擁有一個大腦袋會帶來很高的代價。我們祖先可能透過烹飪食物來補償這種能量消耗。
像所有關於人類進化的想法一樣,烹飪假說只能間接地進行檢驗——沒有時間機器,我們無法確切知道我們進化史上發生了什麼。但是,有幾個相互印證的證據支援蘭厄姆的烹飪假說。
化石表明,在腦容量增加的同時,直立人的牙齒和消化道尺寸減小。這一證據可能意味著我們的祖先開始食用更柔軟、更高質量的食物(儘管不一定是熟食)。新的考古研究也繼續將已知最早的火的使用日期推後。例如,在南非的Wonderwerk洞穴中有意用火的痕跡可以追溯到一百多萬年前。最近的研究進一步表明,人類具有適應食用熟食的基因——其中一些基因很古老,至少早於我們與尼安德特人的分離。最後,我與心理學家費利克斯·沃內肯的自身工作表明,黑猩猩擁有開始烹飪所需的許多基本認知能力——例如對熟食的偏好、等待食物煮熟的耐心以及計劃和運輸食物到烹飪地點的能力。這些資料意味著我們的祖先可能也具有相同的能力,並且在獲得控制火的能力後,可能很快就開始烹飪。
這些相互印證的證據表明,熟食飲食的採用日期更早,這與蘭厄姆提出的時間線一致。但是,許多令人興奮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專門由於食用熟食造成的,而不是更多地由於使用其他加工技術,例如搗碎或切割食物?鑑於其他猿類很少分享食物,烹飪(通常是人類的共同過程)的採用是否需要我們社會行為的改變?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增長大腦容量嗎?回答這些問題將繼續為人類健康、人類心理學和我們物種的起源帶來新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