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的疫苗首次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批准。此舉可能預示著中國朝著成為全球疫苗生產國邁進了一步。
該疫苗可保護兒童免受日本腦炎(JE)的侵害,日本腦炎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腦部感染,在東亞和南亞部分地區很常見。該疫苗正式名稱為SA 14-14-2,上週被列入世衛組織的疫苗資格預審藥品清單,使其獲得了世衛組織的質量和安全認可。實際意義是聯合國機構可以使用它。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表示,日本腦炎疫苗的全球供應和可及性將“因資格預審而大大增強”。“原則上,現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都可以購買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是一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公私合作全球衛生夥伴關係,將於11月在其董事會會議上討論購買日本腦炎疫苗的事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副所長王軍志表示:“中國疫苗能夠走向全球,意義非常重大。”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CDIBP)和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CNBG)在北京的子公司開發的日本腦炎疫苗於1988年開始在國內銷售。此後,該疫苗已廣泛出口,但世衛組織的批准印章意味著更多國家將認可其質量。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葛永紅表示:“自1999年以來,我們已向11個亞洲國家出口了2.09億劑疫苗。”“我們的疫苗質量好且價格合理。”
“我們的生產能力可以滿足中國以及南亞和東亞地方病流行地區的需求,”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總裁楊曉明補充道。
根本性轉變
王軍志表示,中國目前正在為其他疫苗進行世衛組織資格預審做準備,包括流感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世衛組織已將一種中國製造的戊型肝炎疫苗(名為益可寧)列入其2013-14年度疫苗資格預審優先清單。
中國的疫苗總生產能力位居全球第一,但目前的重點主要在國內市場。世衛組織的資格預審將使這種重點發生轉變。全球健康組織PATH總裁史蒂夫·戴維斯表示:“中國進入全球疫苗市場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發展中國家疫苗的生產、交付和定價方式。”
施賀德對此表示贊同。“首個‘中國製造’疫苗透過資格預審確實意義重大,”他說。“這表明中國在創新和生產高質量疫苗方面的能力不僅可以為中國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也可以為全球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