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中國近期成功嘗試控制降雨後,中國充滿信心,計劃在明年的第16屆亞運會期間在周圍播撒化學物質,以防止降雨影響其盛事,或者至少是運動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
儘管2010年11月在廣州可容納8萬人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的運動會將在中國南方所謂的旱季舉行,但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亞洲大陸主要的體育管理機構,本週早些時候宣佈,將使用液氮、乾冰和碘化銀,幾乎消除任何降水的可能性。
這三種冷卻劑都可用於誘導或抑制降水,具體取決於施用量和雲層狀況。天氣預報服務機構AccuWeather的資深氣象專家丹·科特洛夫斯基說,就中國而言,他們可能計劃少量使用每種製劑,以冷卻向體育場移動的雲層中的任何水分,形成較小的冰粒子,這些冰粒子在到達地面之前就會蒸發。乾冰(固態二氧化碳)通常用於速凍食品,碘化銀(一種有時用於防腐劑的化學物質)的分子結構與冰非常相似,使得該物質在引入雲層時能夠誘導凍結。液氮是一種溫度約為零下320華氏度的低溫流體,與活體組織接觸會引起快速凍結,這就是為什麼它有時用於去除疣等皮膚病變。
然而,這種方法也可能適得其反,這取決於所用製劑的量。“他們所做的就是分解產生降水的雲層,”科特洛夫斯基說,並補充道,“一切都取決於他們使用這些化合物的方式。” 他說,如果他們沒有向雲層中投放足夠的製劑,他們最終可能會製造一場暴雨,而不是阻止一場暴雨。
而且,條件必須恰到好處,他們的抑制降雨計劃才能奏效。“他們必須在雲層變厚之前轟擊任何雲層,”科特洛夫斯基說。如果雲層已經充滿了水分,中國人最終可能會製造出他們想要阻止的東西。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的退休資深氣象學家喬·戈爾登說,世界各地的大多數人工降雨旨在增加降水或抑制冰雹。戈爾登說,雖然眾所周知,過度播撒可能會減少降水的機會,但很少有科學研究記錄這一過程。戈爾登曾管理美國最後一次聯邦政府資助的天氣改造計劃,該計劃於 1995 年結束。
儘管如此,據亞奧理事會稱,中國官員聲稱在北京舉行的2009年奧運會期間進行了“成功的消除降雨”。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方面表示,一個人工降雨計劃直接導致了北京周邊東北部的河北省的一場暴風雪。 工程師在暴風雪前不久向天空發射了大約 300 根香菸大小的碘化銀棒。
眾所周知,俄羅斯也曾嘗試過度播撒雲層,以防止降雨破壞莫斯科的戶外活動。 雖然很少有關於成功的記錄,但報道顯示,去年夏天,俄羅斯空軍在試圖阻止天氣干擾該國 6 月 12 日的節日慶祝活動時,將一袋水泥掉到了一戶住宅的屋頂上。 這袋水泥本應在空中粉碎,釋放出水泥顆粒來播撒雲層。
無論人工降雨是為了誘導還是抑制降水,它都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將一場風暴歸因於人工降雨非常困難,除非雲層系統非常簡單,例如不可能降水的霧,”內華達州里諾市沙漠研究所大氣科學部門的副研究科學家阿倫·哈金斯在2 月份的《大眾科學》“專家問答”文章中解釋道。
無論如何,科特洛夫斯基指出,人工降雨不會改變氣候或影響天氣系統。“它只在幾十平方英里的範圍內起作用,”他說。“你無法阻止颶風等大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