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獵人召集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NASA

雙彗星,位於右下角,由SOHO的日冕儀拍攝。

太陽和太陽層觀測臺 (SOHO) 於 1995 年發射,旨在觀測太陽。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希望研究太陽的內部結構、太陽大氣層和太陽風的起源。他們幾乎不知道 SOHO 還會捕捉到掠日彗星短暫的軌跡。事實上,天文學家最近宣佈,SOHO 發現了它的第 200 顆此類掠日彗星,被命名為 SOHO-200,從而創造了彗星發現的新紀錄。更重要的是,業餘觀測者已經識別出許多這樣的彗星。

由於它們與太陽 (Sol) 的近距離接觸,大多數掠日彗星都屈服於太陽的灼熱,這會汽化它們冰凍的核心。有趣的是,這些大膽的彗星中的大多數似乎是大約 2000 多年前在太陽附近分裂的一顆超大彗星的殘餘物。事實上,根據哈佛大學小行星中心的布萊恩·馬斯登的說法,那顆巨大的彗星可能就是公元前 372 年希臘天文學家埃福羅斯描述的那顆,他觀察到一顆分裂成兩半的明亮彗星。反覆分裂可能最終產生了所謂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它們共享一個橢圓軌道,這使它們非常危險地接近太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此多彗星的出現讓許多天文學家感到驚訝,因為在 SOHO 之前,掠日彗星僅從少數足夠大、能夠承受太陽熱量並完整出現、從地面可見的彗星中得知。其他較小的彗星則暗淡得多。然而,現在,由於 SOHO 的日冕儀——這種裝置可以阻擋太陽的眩光,從而顯示日冕以及附近的恆星和行星——可以發現更多的掠日彗星。

由於 SOHO 網站上的影像每半小時更新一次,因此任何擁有網際網路訪問許可權的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彗星發現者。存檔影像也可用。事實上,正是透過研究 1997 年 4 月的一張照片,業餘天文學家邁克爾·奧茨識別出了 SOHO-200。這種貢獻並沒有逃過專業觀測者的注意。“業餘愛好者甚至在即時發現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太陽物理學家道格·比塞克說。“如果一顆彗星凌晨 2 點在戈達德的日冕儀視野中飛馳而過,那麼身在歐洲的某人可能正在瀏覽該網站,而我們還在睡覺!”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