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失聰人士使用大腦中與聽覺相關的區域來感知振動。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迪恩·柴田說:“這些發現說明了改變的經驗如何影響大腦的組織。” 他昨天在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上展示了他的研究結果。
柴田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掃描了 10 名失聰學生和 11 名聽力正常的學生的大腦,同時他們在手上體驗間歇性振動。所有受試者都顯示出大腦中處理振動的區域的活動。然而,失聰學生也在聽覺皮層中表現出活動,聽覺皮層是用於聽力的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區域。他解釋說:“在失聰人士中,年輕的大腦會利用大腦中寶貴的‘房地產’,在大腦中原本用於處理聲音的部分處理振動。”
柴田指出,由於振動和聲音具有相似的特徵,因此大腦可以適應在一個處理區域中用一個代替另一個是有道理的。此外,他建議,在失聰兒童的大腦仍在發育的早期,讓他們接觸音樂和從語音轉換而來的振動可能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