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市長在氣候問題上的宏大構想

紐約是少數制定氣候計劃的城市之一。以下是這個想法的起源

以下內容摘自凱瑟琳·巴格利和瑪麗亞·加盧奇的電子書 《彭博的隱秘遺產》。InsideClimate News,2013年11月。

2006年秋季,邁克爾·彭博安穩地入駐紐約市政廳,這座擁有兩個世紀曆史的建築靠近布魯克林大橋入口,離華爾街僅幾個街區。他已進入市長第二個任期的第二年,支援率保持在70%以上。經濟蓬勃發展。犯罪率和貧困率都在下降。自2001年恐怖襲擊以來,紐約人首次感到幸福,城市也欣欣向榮。

但彭博從不是一個會坐享太平的人。他那顆不安分的心總是尋求巨大的挑戰、宏大的構想——就像他準備在幾周後揭示的那種想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個計劃在一年前就開始成形,當時城市人口統計學家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預測:到2030年,紐約可能會增加一百萬居民,使城市人口達到九百萬。

紐約已經不堪重負。公園過度擁擠。道路交通堵塞。地鐵和公共汽車常常超出其載客量,尤其是在高峰時段。空氣汙染水平很高,兒童哮喘發病率也在上升。土地非常寶貴,以至於市政機構都在努力尋找存放冬季道路維護用鹽堆或停放非運營垃圾車的地方。

這座城市需要一項計劃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擁擠,2005年,彭博的經濟發展和重建副市長丹·多克託羅夫開始著手製定一項計劃。當多克託羅夫和他的 staff 研究這個問題時,他們意識到也需要將環境問題納入考慮。必須減少汙染,提高能源效率,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們需要從一個新的角度,即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座不斷發展的城市。

“可持續性”在2006年已經是一個流行的流行語,這個詞用來表示某種程度的環境意識。在其最宏大、最崇高的哲學形式中,可持續性意味著明智地利用資源來維持地球上的生命。它可以簡單到安裝節水型馬桶,也可以複雜到重新設計建築物以減少能源消耗。對於紐約而言,這意味著要弄清楚如何在快速增長與保護環境和生活質量之間取得平衡。

在某些方面,彭博非常適合引導這座城市進入這片未知的領域。他一直對科學很感興趣,因此思考環境問題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小時候,他經常在波士頓科學博物館閒逛,並在自家的花園裡漫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他先是學習物理,後來轉學到電氣工程。

然而,在他擔任市長的第一個任期內,他的環保資歷褒貶不一。

他曾發起在卡茨基爾山脈購買土地的運動,以保護城市飲用水的水源。他還發起了一場政治鬥爭,以重新設計城市的垃圾收集系統,在此過程中改善了空氣質量。

另一方面,為了幫助平衡預算,他曾暫時中止了城市的塑膠回收計劃。儘管有一系列報告警告氣候變化給城市帶來的風險,但他——像之前的魯迪·朱利安尼一樣——並沒有表現出採取行動的意願。

現在,隨著城市狀況好轉,連任競選的壓力也已過去,彭博準備接受更多的環保倡議。他準備公開的計劃最初只是一個傳統的土地利用分析,後來演變成一項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議程。在接下來的六年裡,它將變得更加宏大:一項積極的氣候變化行動計劃,將在美國許多政治家竭力避免這個有爭議的話題時,將紐約和市長轉變為全球變暖問題上的世界領導者。

計劃的起源

多克託羅夫是該專案的發起人,他從一位默默無聞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家迅速崛起為這座城市頂級的政治人物之一,即使以紐約的標準來看,速度也驚人地快。

他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在紐約的頂級政治圈中建立人脈,當時他是一傢俬募股權公司的合夥人,並啟動了一項將2012年夏季奧運會帶到紐約市的努力。彭博是金融資料公司彭博有限合夥企業的億萬富翁所有者,他為這項努力捐了款,並在規劃委員會任職。

然而,像大多數紐約人一樣,多克託羅夫的優先事項在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變化,當時恐怖分子襲擊了世貿中心雙塔。企業紛紛逃往附近的康涅狄格州或新澤西州。一年之內,曼哈頓下城的一片辦公和住宅高層建築群炮臺公園城幾乎35%的房屋空置。這座城市在情感上、身體上和經濟上都遭受了重創。

悲痛的紐約人選舉了政治新手彭博擔任新市長,部分原因是他承諾利用自己的商業專業知識來振興這個癱瘓的城市。在他的競選活動中,彭博利用了多克託羅夫為奧運會提出的許多專案——比如擴建地鐵服務和開發海濱——來闡釋他對紐約的願景。因此,邀請多克託羅夫擔任他的經濟發展和重建副市長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多克託羅夫拒絕了這份邀請——兩次。

“我當時領導著一傢俬募股權公司。我正在領導奧運申辦工作。我的父親病得很重。所以我拒絕了,”多克託羅夫回憶道。

最終,彭博邀請他進行了一對一的會面,並辯稱,即使紐約市未能贏得申辦,作為副市長,多克託羅夫也可以從事他為奧運會制定的許多舉措。90分鐘後,多克託羅夫出來同意接受這份工作。

多克託羅夫在“牛棚”裡安頓了下來,他的辦公桌離市長只有八英尺遠。“牛棚”是位於市政廳二樓水晶吊燈下的一個嗡嗡作響的隔間群,大約有50個隔間。這個房間的佈置類似於金融交易大廳,被認為是彭博政府的神經中樞,市長就位於正中央,而不是傳統的角落辦公室,而是在他自己的隔間裡,這非常出名。

多克託羅夫開始與向他彙報的專員會面——規劃、環境保護、交通運輸、金融和住房——以及一些不向他彙報的專員。他們被稱為經濟發展機構委員會,每月在一個星期三在威廉街110號會面,該地點在市政廳以南七個街區處。

正是在其中一次會議上,多克託羅夫從城市人口統計學家那裡瞭解到了即將到來的人口激增。像房間裡的每個人一樣,他感到震驚。

“不需要太大的想象力就能理解,如果這座城市已經很擁擠了,那麼人口增長後情況會變得多麼糟糕,”多克託羅夫說。“這最終成為了最重要的行動號召。我們知道今天在這個擁擠的城市裡是什麼樣子。再增加一百萬紐約人會是什麼樣子?”

2005年,紐約市在奧運會申辦中輸給了倫敦,而這個佔據了多克託羅夫十年生活的專案不再需要他關注了。

“這釋放了丹頭腦中的一部分能力,”曾擔任多克託羅夫幕僚長的基礎設施專家馬克·裡克斯說。“當他有精力專注於某件事時,他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突然間,範圍可以擴大,抱負可以增長,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

隨著奧運會申辦的結束,多克託羅夫專注於為預計的人口增長做城市準備。他決定製定一項戰略性土地利用計劃,並要求每個市政機構正式評估額外增加一百萬人將如何影響其運營。

一些機構抵制做額外的工作。另一些機構則渴望參與。

“在很大程度上,人們都非常合作,”多克託羅夫說。“考慮到我們的人數,這令人震驚。”

報告顯示,人口激增將給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統、供水系統和能源供應帶來危險的壓力。空氣、水和環境質量將惡化。而且,當城市的大部分土地已經被佔用時,額外增加的一百萬人口究竟將住在哪裡?

緊迫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多克託羅夫投入了更多的人員和資源,以找出如何在負責任地發展城市的同時,維持甚至提高生活質量。他嚴格要求他們。團隊開始在週日開會,利用自己的時間。他們越深入挖掘,就越感到震驚。

行動呼籲

當多克託羅夫專注於土地利用問題時,紐約的科學界和環保界人士正在擔心氣候變化。他們已經花了十年時間研究可持續性問題以及全球變暖對該地區的潛在影響。但他們的努力是分散的,缺乏領導。科學家進行研究,環保主義者撰寫報告,但最終,他們無法引起公眾或政治家的注意。

在1990年代中期,一份由政策專家和科學家撰寫的報告《烤蘋果?溫室中的紐約大都會區》闡述了城市中哪些地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它們將受到怎樣的影響。在此報告之後,環境保護基金會發布了《城市中的炎熱夜晚: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和紐約大都會區》,該報告研究了氣候變化將如何加劇諸如熱應激死亡率、蚊媒疾病和哮喘病例等問題。

但這些警告被忽視了。時任市長魯迪·朱利安尼和市政官員辯稱,即使確實需要採取行動,也可以推遲,因為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問題。

1997年,當比爾·克林頓總統表示他將在第二任期內優先處理氣候變化問題時,科學家們看到了一線希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是聯合國運營的全球變暖問題科學權威機構,當時釋出了第二份報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正在危險地改變氣候。

克林頓說:“我知道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如何解讀科學結論。但我認為我們都必須承認,嚴重氣候破壞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我們鴕鳥埋沙,假裝這個問題會消失,那顯然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克林頓政府發起了一項全國評估,以評估美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將美國劃分為18個研究區域。紐約地區的評估由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領導,該研究所是科學家、工程師和政策專家在整個校園內的合作組織,旨在解決全球環境問題。

辛西婭·羅森茨威格是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農業科學家,也是地球研究所的合作伙伴,她與當時在新澤西州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的政策和規劃專家比爾·索萊基共同領導了該專案。

羅森茨威格和索萊基召集了該地區各大學的十幾位科學家,並邀請了城市、地區和聯邦機構的代表參與。由此產生的報告《大都會東海岸評估:氣候變化與全球城市》涵蓋了紐約、新澤西和康涅狄格州的31個縣。

該報告探討了海平面上升、更強烈的風暴和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將如何影響海岸、溼地、交通運輸、供水、能源和公共衛生。科學家們希望,由於市政機構參與了這項研究,政治領導人最終能夠意識到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迫切需要。

他們將釋出日期定在2001年9月12日——恐怖分子駕駛飛機撞向世貿中心大樓,造成2753人死亡的第二天。

紐約和新澤西港務局是氣候報告的主要合作者之一,其總部設在北塔。幾天後,羅森茨威格和索萊基才得知他們多年來一直合作的人們倖存了下來。

該報告於次年春天釋出,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市政機構和新上任的彭博政府忽視了。

“在近五年的時間裡,你無法與[市政府]中的任何人談論恐怖主義以外的任何事情,”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克勞斯·雅各布說,他為該報告做出了貢獻。“我們失去了五年時間來研究氣候和其他風險。”

儘管如此,科學家們繼續製作關於氣候變化、關於紐約交通系統脆弱性、關於未來其他危險的報告。在每項研究中,他們都試圖——但通常都失敗了——引起官員的注意。

年復一年,研究又研究,他們的挫敗感與日俱增。其他美國科學家也感同身受。在喬治·W·布什總統執政期間,聯邦層面幾乎沒有關於氣候變化的富有成效的對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第三份報告,再次警告說,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可能對全球各地的社群造成災難性後果。然而,國會和布什政府並不相信需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他們採取的少數措施,如建立清潔能源貸款計劃,都以促進能源獨立為幌子。

紐約州選民保護聯盟主席、強大的環保政策團體瑪西婭·拜斯特林說:“每個人都對[國家行動]感到隱約的無力感。”像其他環保主義者一樣,她逐漸得出結論,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場所。

她說:“這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而城市有能力對此產生影響。城市可以把事情做好。”

一些城市已經開始加入潮流,啟動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倡議。倫敦制定了“倫敦計劃”,其中包括可持續建築、能源、空氣質量和廢物規劃指南。舊金山、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和多倫多也實施了類似的策略。

拜斯特林和其他紐約環保主義者看到了他們的城市引領這一浪潮的獨特機會,只要他們能夠說服他們的政治家傾聽。

綠色團體積極遊說紐約市官員和政治家解決這個問題。2005年6月,市議員詹姆斯·吉納羅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地質學家,也是市議會環境保護委員會主席,他起草了一項法案,要求該市減少20%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吉納羅表示,該法案“未被彭博政府接受”,彭博政府認為該立法過於簡化了一項複雜的任務。該法案從未付諸表決。

市能源政策工作組預測,未來10年能源需求將超過供應,但它沒有明確說明紐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2004年,成立了一個全市跨部門可持續發展工作組,但它從未提出任何建議。

然而,彭博對氣候變化的興趣正在加深。

在美國拒絕簽署旨在減少碳排放的國際協議《京都議定書》後,他加入了一個市長聯盟,這些市長承諾他們的城市將達到《議定書》的排放目標。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彭博公開為氣候科學辯護——考慮到該黨許多領導人都在質疑地球是否正在變暖,這對一位共和黨人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

他告訴畢業生:“儘管科學界幾乎一致,但現在有一場由意識形態和短期經濟利益驅動的運動,旨在忽視證據,並否定氣候變化的現實。”

隨著2005年他的第一個任期即將結束,彭博已成為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直言不諱的領導者。但他的承諾仍然只是口頭上的。他的政府尚未採取直接行動。

彭博政府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最終演變成一項全面的環境和氣候變化議程,即“PlaNYC”。2012年桑迪颶風襲擊紐約後,政府專注於為城市應對未來重大的氣候事件做好準備。全球變暖專家一致認為,紐約市是其他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效仿的榜樣。在 InsideClimate News 的電子書《彭博的隱秘遺產》(點選此處獲取)中閱讀更多關於他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