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紀錄霧霾構成健康噩夢

中國能否透過轉向更清潔的能源形式來淨化空氣?

對於居住在中國境外的人來說,北京的霧霾天氣令人擔憂但遙不可及。對於那些已經忍受過去三週汙濁空氣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行動的號召。

上個月,北京的空氣汙染達到創紀錄水平,霧霾籠罩城市,濃度是世界安全水平的20倍。航空公司因低能見度而停飛航班,政府敦促居民待在室內,並且,根據Twitter上的帖子,瑞士製造的IQAir家用空氣清淨機售價高達2300美元,是正常價格的兩倍多。

籠罩北京地區的黑暗汙濁的空氣充分證明,儘管中國領導人一直在推動清潔技術,但在國內實施這項技術仍然是一項尚未完成的工作。持續廣泛使用煤炭和劣質柴油燃料(也會產生細小的煙塵顆粒)使得中國作為世界最大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國的地位仍然無可挑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嗯……866微克,”位於北京的非營利組織創新能源與交通中心的主任羅伯特·厄爾利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寫道,並附上了一張自己戴著呼吸器的照片。該水平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PM 2.5(細顆粒物)每立方米不超過25微克的 guidelines。“這幾乎是1毫克,”他寫道。“這太多了。今晚喜歡空氣清淨機。”

藍天在北京早已難得一見。專家表示,自從2008年奧運會期間政府領導人做出全國性的空氣淨化努力以來,該市的霧霾變得更加嚴重。煤炭消耗量正在飆升,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僅去年一年,中國就燃燒了3.25億噸煤炭,使中國的煤炭需求佔全球消費量的47%(ClimateWire,1月30日)。

但是,最近這次持續不斷的霧霾天氣促使居民和外國人都向政府施壓,要求改變。

“我將其視為惡劣天氣條件下暴露出來的系統故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能源與資源組的博士候選人何剛說。“北京的地形是一個盆地,空氣汙染物容易積聚但難以擴散。”

他解釋說,北京經常出現逆溫現象,阻止風吹走霧霾和煙塵等顆粒物。而且,在冬季,當燃煤家庭供暖和密集的交通結合起來產生最惡劣的空氣條件時,這些汙染物會積累得更多。

他認為,政府首先必須找出空氣汙染物的真正來源,才能採取正確的措施。接下來應該建立一個長期要求的監測和報告系統,向公眾通報真實的環境狀況。下一步將是逐步淘汰燃煤家庭供暖系統並減少汽車排放。最後,政府應建立一個政策框架,將基礎研究、城市交通規劃、環境響應和與人類行為相關的治理方向結合起來。

迎接“咳嗽空氣”
他最近乘坐高鐵從中國南方的廣州前往北京,耗時九個小時。他說,他受到了“北京咳嗽空氣”的迎接,並見證了中國發展的“魔幻現實主義”。他斷言,中國必須在其快速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轉變為更宜居的地方。

為了安撫擔憂,中國領導人已經讓政府車輛停駛,並暫時關閉了一些工廠。但是,政府尚未出臺任何廣泛的政策指令,要求各委員會共同努力治理汙染。

政府尚未觸及的一個領域是更換卡車上的清潔柴油發動機。根據環境保護部的一份研究檔案,卡車佔中國去年1930萬輛汽車的5%,但排放的顆粒物卻佔所有車輛排放量的60%以上。

“中國沒有進口清潔柴油。它是在提煉,”非營利組織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高階研究員大衛·萬斯·瓦格納說。“主要問題是,大型國有石油公司沒有得到適當的激勵來升級其煉油廠並提供更高質量的柴油。”

目前,泵站的燃料價格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固定。糟糕的空氣質量促使財政部和發改委與石油公司談判補貼事宜,以鼓勵高質量燃料。政府的撥款預計很快就會確定。

隨著零敲碎打的措施完成,北京居民仍在等待一個能夠觸及問題核心的解決方案:即需要有效的區域合作。

在奧運會之前,北京官員將大量工廠遷往河北省和緊鄰首都的天津市,以確保湧入該市的數千名遊客能夠看到藍天。但是,削減累積排放量的關鍵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地方和國家努力之間的脫節
“汙染是區域性產生的,”厄爾利說。“鑑於河北省政府和北京市政府之間的關係不佳,北京必須與河北省合作,”據說北京市政府認為自己優越,因為它靠近中央政府。

然後是“二次汙染”,即汙染物在陽光加熱後混合在大氣中產生的化學物質。根據政府現行的法律和運作,沒有人負責清理這些汙染。

省級政府之間的脫節是微觀層面的一個障礙。一項旨在順利擴大替代能源的國家計劃是另一個考驗。

在中國,併網風電裝機容量已從2005年的1.3吉瓦增長到2012年底的60吉瓦,這得益於上網電價補貼和成本降低。該國還為太陽能制定了上網電價補貼,並將2020年太陽能發展目標從20吉瓦提高到50吉瓦。

但是,何剛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挑戰是建立一個智慧電網,使其足夠友好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