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之風吹拂拉丁美洲的可再生能源 [幻燈片]

在哥倫比亞,原住民瓦尤人對在其沙漠土地上生產的風能持懷疑態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哥倫比亞的瓜希拉半島,這是一片乾旱的土地,構成了南美洲最北端的尖端,伸入加勒比海,原住民瓦尤人的生活在許多方面仍然和幾個世紀以來一樣。瓦尤男子每天早晨捕魚,在日出後不久返回他們的定居點(被稱為“牧場”),趕在太陽將周圍沙漠加熱到攝氏 40 度之前。瓦尤婦女編織羊毛肩包,稱為“莫奇拉斯”,並在鄰近城鎮出售。瓜希拉半島遠離哥倫比亞內陸的主要城市,飲用水稀缺,電力是一種奢侈品。

瓜希拉沙漠——成群的瘦弱山羊和無處不在的流浪狗在仙人掌、圖魯皮洛和其他矮小植被中游蕩——似乎不太可能是該國第一個連線到國家電網的公用事業規模風力渦輪機場和拉丁美洲第一個兆瓦級風力發電裝置的所在地。儘管如此,該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麥德林公共事業公司 (EPM) 還是選擇在瓦尤人的領土上建造赫皮拉奇風電專案(pdf),該專案於 2004 年 4 月投入使用。赫皮拉奇是一個試點專案,由 15 臺 諾德克斯 N60 1.3 兆瓦渦輪機(每臺 60 米高)組成,它們矗立在加勒比海岸的玻利瓦爾港僅幾公里處,將10 米/秒的陣風轉化為總共 19.5 兆瓦的能量

儘管赫皮拉奇利用的風能潛力不到哥倫比亞 600 兆瓦的 0.4%,但該專案的產出意義重大,因為它開創了一種補充水電的方式,水電供應了該國 70% 的電力。乾旱反覆造成能源供應瓶頸,迫使政府尋找替代方案

其他風電專案正在考慮中,包括半島伊帕普雷地區的一個 200 兆瓦風電場和喬特凱的一個 20 兆瓦場址,後者將足夠靠近赫皮拉奇,可以共享同一個為哥倫比亞國家電網供電的變電站。喬特凱場址預計將包括 10 臺 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 V80 渦輪機,每臺 67 米高,產生 2 兆瓦的能量。*

喬特凱專案的收入預計將用於瓦尤 ESP,這是一個農村服務公用事業公司,旨在為居住在該地區的大約 90,000 名瓦尤人提供基本服務(電力和飲用水)。今天,只有大約 5% 的沙漠居民可以使用這些服務。人和動物的飲用水都來自井水,鹽度很高。家庭能源主要來自木柴或木炭用於烹飪,煤油用於照明,以及用於小型收音機的乾電池。

儘管風能專案有可能使他們的生活現代化,或者也許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瓦尤人對風能專案持謹慎態度。EPM 在以前由土著居民擁有和居住的土地上建造了赫皮拉奇,喬特凱也將效仿。包括 1983 年開業的埃爾塞拉洪煤礦在內的大型跨國商業企業入侵瓜希拉沙漠,已經取代了許多瓦尤家庭,並擾亂了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總體而言,拉丁美洲巨大的風能潛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開發。巴西和墨西哥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並且一直是建設風力渦輪機基礎設施最積極的國家。全球風能理事會拉丁美洲委員會主席拉蒙·菲耶斯塔斯表示,巴西尤其研究了歐洲利用風能的成功模式。巴西透過風力渦輪機生產 800 兆瓦的能源,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再增加 1,800 兆瓦的容量。菲耶斯塔斯補充說,墨西哥的風能發電量為 600 兆瓦,正尋求到 2014 年將其總容量提高到 2,500 兆瓦,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改善該國的安全狀況和吸引投資者。

就今天的產量而言,歐洲的風電場使拉丁美洲的努力相形見絀,但如果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和該地區其他國家繼續他們的風能努力,這種情況將發生巨大變化。菲耶斯塔斯說,西班牙的風能發電量為 20,000 兆瓦,並計劃到 2020 年將這一容量翻一番,而巴西有能力生產超過 140,000 兆瓦的風能。

檢視赫皮拉奇風電專案和瓦尤人的幻燈片 *澄清(2010 年 7 月 6 日):儘管維斯塔斯表示早期對喬特凱專案表示了興趣,但大眾科學瞭解到該公司已不再參與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