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麼高的故事:為什麼俾格米人進化得更矮

他們比平均身高矮小的體型可能與最大化繁殖有關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俾格米人是最著名的矮小人類群體,他們的男性平均身高最高為五英尺,女性則矮約半英尺。人們曾認為,他們特有的矮小身材是由於營養不良和環境條件造成的。

但這些理論並沒有站住腳,因為這些人群——主要是狩獵採集者——主要分佈在非洲,但也分佈在東南亞和南美洲中部,因此暴露於不同的氣候和飲食中。此外,其他生活在低生存條件下的人群,如肯亞的馬賽部落,卻是世界上最高的人。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身材如此矮小的人群呢?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關鍵在於俾格米人的預期壽命。“在去菲律賓採訪俾格米人後,我注意到這個人群的一個非常獨特的特徵:非常高的死亡率,”劍橋大學 Leverhulme 人類進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的合著者安德烈亞·米格利亞諾說。“然後,回到生命史理論,我們注意到他們矮小的身材確實與高死亡率有關。”

米格利亞諾和她的同事開始他們的研究,將兩個菲律賓俾格米人群體(阿埃塔人和巴塔克人)的生長速度與來自非洲俾格米人以及東非畜牧部落(如馬賽人)和美國生長分佈的較低層級(本質上是營養不良的美國人)的資料進行比較。所有這些群體都營養狀況低下,但達到的平均身高水平卻大相徑庭。美國人口顯示出最快的生長速度,而俾格米人和非洲畜牧部落都落後了。雖然俾格米人在 13 歲左右達到平臺期,但畜牧部落仍在生長,並在二十出頭達到停止點。由於俾格米人的生長速度與較高的畜牧部落相似,但結束點更早,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他們的生長並非營養不良造成的發育遲緩。

該小組接下來檢查了不同俾格米人群體令人難以置信的低預期壽命,範圍從大約 16 歲到 24 歲。(畜牧部落和其他狩獵採集人群的預期壽命幾乎長一到二十年——這個數字仍然很低,特別是與美國人預期的 75 歲到 80 歲的壽命相比。)俾格米人也比身材較高的人群早幾年達到最後生育年齡,儘管達到這個年齡的畜牧部落婦女比俾格米人多得多。

透過觀察生育曲線,研究人員注意到,阿埃塔人似乎平均在 15 或 16 歲左右生育,這比其他狩獵採集者早約三年。這些人群中最高的人實際上似乎最晚生育。科學家們說,透過提早開始生育能力,俾格米人似乎犧牲了生長的時間,使他們能夠在低預期壽命的情況下延續下去。

作者寫道:“儘管體溫調節、在茂密森林中移動、暴露於熱帶疾病和營養不良帶來的挑戰並不能解釋所有俾格米人群的特徵,但它們可能共同或部分地促成了不相關的俾格米人群中相似的高死亡率。”

這項研究以女性為中心,但米格利亞諾預計對男性的分析將反映女性的分析,部分原因是其中一方的生育能力會影響另一方。此外,生命史理論以女性為中心,因為繁殖作為變數的重要性。她補充說,這種正規化可以用來幫助更好地理解弗洛勒斯人即 2003 年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發現的所謂的“霍位元人”的進化。

米格利亞諾說:“我認為,利用該理論來理解人科動物進化過程中體型的變化,例如霍位元人的體型和直立人的相對較大的體型,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我的主要目標是將該理論應用於理解當前人類的多樣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