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裡有什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正如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所寫:“名字裡有什麼?我們稱之為玫瑰的東西,換個名字,聞起來依然香甜。”

他是對的,詞語可能會改變,但所討論物體的外觀或物理特徵不會改變。然而,當名字和部分發現的遺骸是你所擁有的一切時,就像恐龍一樣,名字變得更加重要。

一些恐龍的名字真是繞口:Tyrannosaurus rex(霸王龍),Pachycephalosaurus(腫頭龍),Parasaurolophus(副櫛龍),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孩子們背誦這些名字就像背誦含糖的零食一樣——我應該知道,因為我小時候就對恐龍著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對數百萬年前的“可怕蜥蜴”瞭解很多,以至於如果博物館的導遊犯了諸如錯誤地陳述特定恐龍生活的年代或發音錯誤它們的名字等離譜錯誤,我就會糾正他們。

是的,我就是那樣的孩子。

我最喜歡的恐龍各不相同,但前三名總是:Stegosaurus(劍龍,一種背部和尾巴上有尖刺的食草動物)、會飛的Pterodactyl(翼手龍)和有帆狀鰭的Dimetrodon(異齒龍)。當然,如果我感覺特別兇猛,那麼深受粉絲喜愛的T. rex(霸王龍)有時也會躋身前三名。但是,令我沮喪的是,儘管我小時候知道很多,但我顯然知道的還不夠。

在我最喜歡的恐龍中,事實證明有三分之二是錯誤的——兩者都不是恐龍,一個與哺乳動物關係密切,另一個在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被錯誤地命名。

事實證明,Dimetrodon(異齒龍)屬於合弓綱(包括哺乳動物),而不是爬行綱。雖然它不應該被歸類為恐龍,但我清楚地記得它出現在關於恐龍的書籍中,所以我將這個錯誤歸咎於知識的匱乏。但是,我可以欣慰的是,Dimetrodon(異齒龍)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遙遠的親戚。

但是,正如這個認識令人分心一樣,更令人困擾的是Pterodactyl(翼手龍)這個名字非常錯誤。

根據科學作家兼《我摯愛的雷龍》作者布萊恩·斯威特克的說法,這群會飛的古龍的正確名稱是Pterosaur(翼龍)。 “Pterodactyl(翼手龍)源自一種名為Pterodactylus(翼手龍屬)的翼龍——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一種翼龍。在更大的群體中,有一個亞群稱為翼手龍亞目,Pterodactylus(翼手龍屬)就屬於這個亞群。”

基本上,當Pterodactylus(翼手龍屬)首次被發現時,它成為描述所有這類動物的簡稱,這類似於將所有貓都稱為“老虎”。

在沒有所有碎片的情況下描述拼圖

想象一下一個 10,000 片的拼圖,其中一些碎片褪色、缺角,並且是從其他套裝中取出的,而且沒有盒子上的圖片作為輔助。假設你必須組裝這樣一個拼圖並向他人描述它。這將是困難的,但並非不可能。

但假設你只有少數幾個碎片。

你如何才能僅憑几個不同色調的藍色碎片、一個黃色碎片和一個顯示棕色斑點的角落來描述更大的畫面呢?

它會是農業場景嗎,例如麥田、孩子們在湖上釣魚,還是從如此狹窄的視角來看可能的數千種其他場景之一?

這就是古生物學家用化石所做的事情。

早在 1800 年代後期,兩位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爾斯·馬什和愛德華·德林克·科普之間爆發了一場著名的競爭。他們都是專業的恐龍獵人,都試圖儘可能多地命名恐龍。

斯威特克說:“恐龍直到 1842 年才被認為是獨特的動物群體,維多利亞時代的古生物學家是第一批真正深入研究這些失落世界的人。” “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角龍、劍龍和各種其他群體。它們尚未被發現。因此,像科普和馬什這樣的古生物學家每次發現看起來不同的化石時,都會命名一種新的恐龍。”

但這造成了不止一些不一致之處,例如著名的Brontosaurus(雷龍)與Apatosaurus(迷惑龍)的案例。

泰特地質博物館這樣描述這些事件:1877 年,馬什根據恐龍的椎骨柱描述了一種恐龍,命名為Apatosaurus(迷惑龍)。兩年後,又描述了它的骨盆、肩胛骨和椎骨。

同年,馬什在懷俄明州科莫布拉夫的野外工作人員發現了不同的遺骸,它非常不同,以至於他將其歸類為Brontosaurus(雷龍),以便擊敗科普。他成功了,因為Brontosaurus(雷龍)風靡全球,出現在無數的書籍、報紙和雜誌中。

但是,在 1903 年,埃爾默·裡格斯(另一位古生物學家)重新檢查了Apatosaurus(迷惑龍),發現它與Brontosaurus(雷龍)是完全相同的動物。並且因為在科學中,第一個發表的名字贏得獎項——Apatosaurus(迷惑龍)成為正式名稱,而Brontosaurus(雷龍)成為同義詞。

但是公眾非常喜愛Brontosaurus(雷龍)這個名字,以至於在 100 多年後的今天,恐龍仍然被稱為這個名字。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馬什最初發現原始標本時沒有頭部。他在幾英里外發現了一些骨頭,斷定它們是同一物種,並用它製作了一個頭部,但我們現在知道這實際上來自Camarasaurus(圓頂龍)。斯威特克說,他推測身體和更遠的頭骨屬於同一物種。 “真正”的頭部(真正的Apatosaurus(迷惑龍)的頭部)於 1909 年由古生物學家厄爾·道格拉斯發現。

斯威特克說:“但他認為那是Diplodocus(樑龍)的頭骨,並且在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它被這樣標記了幾十年。” “直到 1970 年代,蜥腳類恐龍專家傑克·麥金託什才意識到道格拉斯發現了什麼,並將正確的頭部放在了Apatosaurus(迷惑龍)上。”

最終,正確的頭部於 1981 年 10 月被放置在原始Brontosaurus(雷龍)標本上。《紐約時報》對該事件的報道沒有提及該動物是Apatosaurus(迷惑龍),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沒有提及。

響徹世界的名字

儘管恐龍的名字自從這個行業開始以來一直在變化,但廣大公眾實際上並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新的發現出現在報紙上,但公眾很快就忘記了它們,就像翻過一頁紙那麼快。

直到人們認為心愛的Triceratops(三角龍)的名字岌岌可危時,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Triceratops(三角龍)於 1889 年被發現並由馬什命名,兩年後又發現了另一種三隻角的恐龍,名為Torosaurus(牛角龍),它與Triceratops(三角龍)非常相似,儘管它的頸盾更大,並且頸盾上有兩個圓孔。

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與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約翰·斯坎內拉一起假設,這兩種恐龍是同一種,Torosaurus(牛角龍)是成年的,而Triceratops(三角龍)是幼年的。

霍納的證據是:透過切開骨骼並分析其內部組織學,他注意到它們的結構類似於幼年恐龍(被描述為“海綿狀”),而Torosaurus(牛角龍)的組織學顯示出緻密的骨骼,這歸因於成熟的成年恐龍。

霍納認為,隨著Triceratops(三角龍)年齡的增長,它們的頸盾會擴大,並在某些點變得脆弱,從而導致孔洞。被稱為Nedoceratops(奇異龍)的“過渡”恐龍似乎具有霍納和斯坎內拉描述的形態,這證實了這一點。

媒體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蜂擁而至,開始報道Triceratops(三角龍)的名字即將滅絕。報紙頭條新聞爆出了這個訊息,公眾的強烈抗議令人難以置信——甚至製作了 T 恤來表達對Triceratops(三角龍)名字的支援。

可惜這是假的。

正如在Brontosaurus(雷龍)與Apatosaurus(迷惑龍)的辯論中提到的那樣,誰先命名,誰就獲勝。由於Triceratops(三角龍)在Torosaurus(牛角龍)和Nedoceratops(奇異龍)之前被命名,因此它贏得了桂冠。

然而,這場辯論遠未結束。

來自雷蒙德·M·阿爾夫古生物學博物館的安德魯·法克對這些說法提出異議,稱由於只有一塊Nedoceratops(奇異龍)的頭骨,因此它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被歸類為中間階段。他還指出,該頭骨經過部分重建,因此可能沒有兩個孔,而可能只有一個。並且根據骨骼紋理,Nedoceratops(奇異龍)似乎是一種成熟的動物。

同樣,耶魯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的尼古拉斯·R·朗裡奇和丹尼爾·J·菲爾德提出了以下理論:Nedoceratops(奇異龍)頸盾上存在的穿孔是受傷或疾病的結果,並且基於Triceratops(三角龍)和Torosaurus(牛角龍)中存在的年齡多樣性,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上面列出的例子並非唯一——霍納說,Pachycephalosaurus(腫頭龍)、Stygimoloch(冥河龍)和Dracorex(龍王龍)都是一個物種(Pachycephalosaurus(腫頭龍))的成員。Edmontosaurus(埃德蒙頓龍)(先命名)和Anatotitan(阿納託龍)以及Tyrannosaurus(霸王龍)(先命名)和Nanotyrannus(矮暴龍)也是如此。

每個論點都是有效的,並突出了對方邏輯中的缺陷,而這正是科學的意義所在。畢竟,科學的全部意義在於識別事實,根據證據陳述假設,然後在新的事實和證據出現時提出新的假設。這是一個迴圈過程,它始終在變化,永不停滯。

它在進化,就像那些在 6500 萬年前滅絕的可怕蜥蜴一樣。

斯威特克說:“這就是科學的運作方式。” “無論Torosaurus(牛角龍)發生什麼,這場辯論都證明了恐龍古生物學是一門生物學科,它正在從古老的骨骼中提取越來越多的線索。”

他補充說:“我認為這很了不起。”

我同意。

但是下次您閱讀關於恐龍名字的文章時,請記住它可能會改變。在那之前,只需享受這段旅程,並敬畏這些宏偉的生物曾經存在於我們現在所站立的地方。

 

參考文獻

法克,AA (2011)。 “來自美國懷俄明州上白堊紀蘭斯組的開角龍亞科角龍Nedoceratops hatcheri的解剖學和分類學地位。” PLOS ONE 6(1)

TEDx 演講 (2011)。 “TEDx 溫哥華 - 傑克·霍納 - 恐龍的變形頭骨。” 2011 年 4 月 13 日。 YouTube.com

朗裡奇 NR,菲爾德 DJ (2012)。 “牛角龍不是三角龍:開角龍亞科角龍的個體發育作為恐龍分類學的一個案例研究。” PLOS ONE 7(2)

斯坎內拉 JB,霍納 JR (2011)。 “'奇異龍':過渡形態的一個例子。” PLOS ONE 6(12)

斯威特克,布萊恩。“牛角龍身份危機仍在繼續” Smithsonian.com

泰特地質博物館。“他們為什麼要將雷龍的名字改為迷惑龍?” 卡斯珀學院。訪問日期:2012 年 9 月 15 日。

圖片來源:異齒龍迷惑龍

David Manly is a Canadian science journalist who holds degrees in biology and zoology, as well as a master's in journalism. David's fascination with animals can be traced back to going to the museum countless times as a child and staring at the dinosaurs with a sense of awe. Even after all this time, the sense of wonderment is still as strong as ever. He can be found on Twitter (@davidmanly) and on his own blog, The Definitive Host, discuss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imals, and the general bizarre nature of day-to-day life.

More by David Manly
© .